[发明专利]节能可靠的铲运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0906.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于鹏永;杜云龙;彭友杰;吕德林;李威;汪姣妍;孙小健;施升涛;韩文涛;张春亮;左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F15B1/02;E02F9/2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国栋 |
地址: | 26144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可靠 铲运机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可靠的铲运机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模块、制动液压模块、转向液压模块和举升翻斗工作液压模块,还包括转向顺序阀和工作顺序阀;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油箱和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与转向顺序阀的输入端相连接,转向顺序阀的输出端与工作顺序阀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还与制动液压模块相连接,转向顺序阀的输出端还与转向液压模块相连接,工作顺序阀的输出端与举升翻斗工作液压模块相连接。本发明创造性地通过两个顺序阀、三个蓄能器实现液压能的分级使用和充分利用,节省了单独设置的转向泵、制动泵等,不仅保证了各个模块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液压泵液压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铲运机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铲运机液压系统往往由工作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构成,三个系统各自分别使用一到两个液压泵,缺陷在于:(1)只要一个液压泵出现问题,铲运机液压系统将故障停机,可靠性差;(2)由于三个系统孤立运行,液压泵能效利用率较低;(3)铲运机在恶劣工作作业时,转向油缸、翻斗油缸、举升油缸不仅受到液压系统的冲击,而且受到坑洼不平的路面、岩石对铲斗的反冲力等产生的外来冲击,油缸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节能可靠的铲运机液压系统,其目的是:(1)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2)提高液压泵的利用率;(3)降低油缸的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可靠的铲运机液压系统,包括动力模块、制动液压模块、转向液压模块和举升翻斗工作液压模块,还包括转向顺序阀和工作顺序阀;
所述动力模块包括盛放液压油的油箱,还包括用于泵送液压油的并联式的液压泵;
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与转向顺序阀的输入端相连接,转向顺序阀的输出端与工作顺序阀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还与制动液压模块相连接,转向顺序阀的输出端还与转向液压模块相连接,工作顺序阀的输出端与举升翻斗工作液压模块相连接;
所述制动液压模块、转向液压模块和举升翻斗工作液压模块分别含有储能模块和执行控制模块;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充液阀和蓄能器,液压泵泵送出的液压油输送至充液阀的输入端,充液阀的输出端与蓄能器以及执行控制模块分别相连接。
作为该液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液压模块的储能模块包括制动充液阀和制动蓄能器,制动液压模块的执行控制模块包括手制动阀、脚制动阀、停车制动阀和制动器;
所述制动充液阀的输入端与液压泵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通过相串联的手制动阀、脚制动阀以及停车制动阀与制动器相连接,只有手制动阀、脚制动阀和停车制动阀都处于非制动状态,液压油才能进入制动器并使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所述制动充液阀的输出端还与制动蓄能器相连接。
作为该液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液压模块的储能模块包括转向充液阀和转向蓄能器,转向液压模块的执行控制模块包括转向器和转向油缸;
所述转向充液阀的输入端与转向顺序阀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转向蓄能器以及转向器的P口分别相连接,转向器的T口与油箱相连接;所述转向器的A口和B口用于与转向油缸相连接。
作为该液压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液压模块还包括第一转向溢流阀、第一转向单向阀、第二转向溢流阀和第二转向单向阀;
所述转向器的A口通过第一转向溢流阀与油箱相连接,B口通过第二转向溢流阀与油箱相连接;
所述转向器的A口还通过第一转向单向阀与油箱相连接,B口通过第二转向单向阀与油箱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向单向阀和第二转向单向阀的导通方向均为从油箱至转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未经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0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