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6459.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礁;李福元;陈立红;秦俊杰;李学良;赵志超;郭智伟;郑运和;王秀敏;江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37/04;A61P39/02;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家畜 玉米 赤霉烯酮 中毒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黄芪、白芍、熟地、白术、升麻和麦冬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制备而成。本发明以扶正驱邪、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固本,升阳举陷为治则,可高效消除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减轻毒素对动物机体的损害,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粮食作物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对于作物在加工、运输、仓储环节中防霉意识不强,导致相关作物产品中霉菌毒素检出率较高,且含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据龚阿琼等在2017年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多地饲料原料或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中,玉米赤霉烯酮(ZEA)的检出率高达在91.9%~100%,并且超标率呈现上升趋势。ZEA污染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危害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甚至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霉菌毒素在饲料及饲料原料中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防霉工作也很难完全有效,当前普遍使用各种脱霉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广泛的脱霉剂主要是水合硅铝酸盐类吸附剂,但吸附性脱霉这种方法只针对黄曲霉毒素有效,对ZEA效果较差,且易吸附营养物质、在肠道内会解吸附。也有使用生物法进行脱霉处理的相关研究。生物法主要利用特异性降解酶对霉菌毒素进行降解,但存在着产生降解酶的微生物多为家畜致病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或降解中间产物仍具有毒性、酶产量低、活性不稳定、分离纯化复杂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现有脱霉剂的加入能够针对发霉产生的某种霉菌毒素进行吸附清除,但此时霉菌毒素已经对饲料产生了毒害,当家畜已进食霉变饲料之后,再使用吸附剂处理饲料,对于已摄入家畜体内的霉菌毒素并无明显效果,这种做法忽视了霉菌毒素对于机体的免疫抑制等作用,难以保证消除霉菌毒素对家畜的危害,属于治标不治本。
ZEA中毒可导致母猪阴道脱出,子宫脱出和直肠脱出,发情周期紊乱,逐渐丧失受孕能力;孕猪可出现流产、死胎等现象;幼龄公猪可见睾丸炎,精液数量和品质降低等情况。当前针对ZEA中毒并无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因此提供一种纯天然,针对家畜生理特点及发病时症状,并且可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中药组合物不仅能够清除玉米赤霉烯酮(ZEA)毒素,治疗因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所导致的各种临床症状,弥补现有治疗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药物的缺陷,同时兼有提高家畜生产性能、适宜家畜生理结构、规模化生产的特点,适宜在多个领域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黄芪、白芍、熟地、白术、升麻和麦冬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算:黄芪15~40份、白芍50~70份、熟地5~20份、白术15~35份、升麻10~25份、麦冬10~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0~30份、白芍55~70份、熟地5~15份、白术20~30份、升麻12~20份、麦冬12~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0份、白芍55份、熟地5份、白术20份、升麻12份、麦冬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黄芪26份、白芍65份、熟地10份、白术25份、升麻13份、麦冬13份。
本发明所得到的用于治疗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常用饲料辅料。药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可以按本领域任意常规方法制备。其剂型包括口服液、粉剂、颗粒剂、散剂、超微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6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