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工艺及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4486.7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鸣;黄裕梗;林卫平;李宪国;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粘 磁极 永磁 电机 制造 修复 工艺 流水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工艺及流水线,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待修复的永磁电机的端盖打开,对定子外壳进行外表面加热,直至胶水融化失效,对定子外壳内侧的磁极进行敲打,使磁极与定子外壳分离;分离后将定子外壳进行冷却,将新磁极与定子外壳接触的一面粘上胶水;将正磁极和负磁极已沾有胶水的一面交替的黏贴到定子外壳内壁上。本发明还公开了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流水线,包括旋转固定装置、加热装置、冷却池、传送装置及操作台。本发明可使磁极和定子外壳实现完整的脱离,避免磁极残留在定子外壳内,同时不损伤定子外壳,实现了对永磁电机的再制造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工艺及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有对永磁电机进行再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永磁电机破损和失效的磁极进行拆解和更换,在再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损坏和失效的磁极从定子外壳上拆解下来,更换磁极后再装回定子外壳。磁极采用粘胶工艺固定在定子外壳上,目前使用錾子将磁极和定子外壳进行分离,时间较长,同时部分磁极回残留在定子外壳,还需要通过打磨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工艺,能够完整的将磁极和定子外壳分离,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工艺,永磁电机包括定子总成、转子及端盖,所述的定子总成包括定子外壳和若干磁极,所述的磁极通过胶水黏贴在定子外壳的内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待修复的永磁电机的端盖打开,将定子外壳内的转子取出;
步骤2:对定子外壳进行外表面加热,直至加热到胶水融化失效,加热完对定子外壳内的磁极进行敲打,磁极与定子外壳脱离;
步骤3:分离后将定子外壳进行冷却;
步骤4:准备好新的磁极,磁极包含正磁极和负磁极,将正磁极和负磁极与定子外壳接触的一面粘上胶水;
步骤5:将正磁极和负磁极已沾有胶水的一面交替的黏贴到定子外壳内壁上;
步骤6:将黏贴好磁极的定子外壳进行晾干或烘干,晾干或烘干完后的定子外壳装入转子,最后将端盖安装到定子外壳上。
优选的,步骤2采用感应加热器对定子外壳进行外表面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温度为300℃~450℃,加热的时间为2~5秒,加热时感应加热器的加热线圈与定子外壳外表面的距离为2~5mm,待加热的磁极中心位于感应线圈中心的1~3度的位置范围内。
优选的,加热温度为350℃。
进一步的,步骤3定子外壳冷却采用淬火方式冷却。
步骤1将定子外壳内的转子取出后;对定子外壳内的磁极进行清洗、检测识别各磁极是否损坏;对已损坏磁极进行标记分类;
定子外壳包括若干加热区及冷却区,已损坏磁极对应的定子外壳表面为加热区,未损坏磁极对应的定子外壳表面为冷却区;
步骤2中定子外壳表面的一个加热区位于冷却液上方,其他区域浸入冷却液中,对位于冷却液上方的加热区进行加热,加热至胶水融化失效,加热完对定子外壳内侧已损坏的磁极进行敲打;旋转定子外壳至下一个加热区进行加热,直至所有加热区内的已损坏磁极与定子外壳脱离。
进一步的,步骤1中对定子外壳内的磁极进行清洗的方式为喷砂清洗。
一种胶粘磁极的永磁电机再制造修复流水线,包括旋转固定装置、加热装置、冷却池、传送装置及操作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4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工位电机磁钢装配打胶机
- 下一篇:一种单相异步电机的自动绕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