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荷叶铁线蕨分株繁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3148.1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3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员;张国禹;黄桂云;马晓波;吴笛;胡梅香;邱利文;吴锦华;镇巧玲;杨兰芳;李林宝;汪磊;张海波;望雄英;张定军;张俊;李翩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00 | 分类号: | A01G2/00;A01G22/60;A01G24/12;A01G24/23;A01G24/28;A01G24/17;A01G24/27;A01G9/14;A01G13/00;A01G7/06;A01G13/02;A01C21/00;A01N37/34;A01N37/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荷叶 铁线蕨 繁殖 方法 | ||
1.一种荷叶铁线蕨分株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株:荷叶铁线蕨新芽萌动初期进行分株;
S2:基质及盆具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的基质分为混合基质Ⅰ和混合基质Ⅱ,分别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混合基质Ⅰ:河沙250-350份、锯末90-110份;混合基质Ⅱ:泥炭250-350份、煤球渣90-110份、河沙45-55份、饼肥渣90-110份;
S3:温棚内搭建拱棚:
S4:繁殖体处理:将步骤S1分株的植株进行分丛,用混合溶液浸泡1.5-2.5h后栽入基质中,栽入基质的方法为先栽入装好灭好菌的混合基质Ⅰ的小盆具中,待繁殖体新根长出且取出不散时再栽入灭好菌的混合基质Ⅱ的大盆具中,取出长满根的小苗移入盆中间,周围填满混合基质Ⅱ压实,且与苗基部平行,放在搭建好的拱棚内,小盆具口径为85-95cm,大盆具口径为125-135cm;
S5:移栽后管理;
完成荷叶铁线蕨的分株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基质消毒处理方法为:在天晴时用高锰酸钾500-800倍稀释溶液和氯氰菊酯500-800倍稀释溶液喷洒基质搅拌均匀,用薄膜封闭好放在太阳下暴晒1.5-2.5d,敞开适时翻动待药味散尽后方可使用;盆具消毒处理方法为:将盆具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溶液浸泡22-26h,清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温棚内搭建拱棚方法为:在温室苗床上搭建高度为0.5-1.51m的拱棚,下面铺一层黑色地膜,上面一层白色薄膜后再一层45%-75%遮光率的遮阳网,两端放两盆干净水,定期更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植株进行分丛为植株分为每丛至少3-5个单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混合溶液为:质量浓度分别为萘乙酸0.05-1.5mg/L、百菌清0.05-1.15g/L的混合溶液,或者是质量浓度分别为ABT0.05-1.5mg/L、百菌清0.05-1.15g/L的混合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盆具口径为90cm,大盆具口径为1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移栽后管理方法为:移栽后前两周每天适时喷洒地面水,保持棚内湿度65%以上,温度18-25℃,每周一次以0.5-1.5mg/L磷酸二氢钾和0.5-1.5mg/LABT混合溶液浇灌根部,晴天白天展开遮阳网,晚上合拢,后期以氮磷钾比例为15-25:5-15:15-25的水溶性肥8-12mg/L浇灌根部,逐渐退去遮阳网,减少洒水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31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湿两用自动入料铡草机
- 下一篇:一种茶花单芽高效扦插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