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9697.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9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薛光桥;肖明清;杨剑;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4;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结构 变形缝 钢套筒 粘性防水材料 钢筋 施工隧道 隧道 隧道工程 锚固作用 施工工艺 横断面 钢筋锚 接水盒 掉落 黄油 埋设 内插 施工 填充 预埋 开口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包括隧道结构先浇段和隧道结构后浇段,隧道结构先浇段与隧道结构后浇段之间的变形缝中设有粘性防水材料;隧道结构先浇段内预埋有开口朝向隧道结构后浇段的钢套筒,钢套筒内插有钢筋,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粘性防水材料锚入所述隧道结构后浇段中。本发明还提供隧道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先施工隧道结构先浇段并埋设钢套筒,在横断面上贴粘性防水材料;然后在钢套筒内填充黄油等,并将钢筋的一端插入钢套筒内;再施工隧道结构后浇段,并将钢筋锚入其中。本发明通过在变形缝中设置有粘性防水材料,通过其自身的粘性和钢筋的锚固作用,可避免变形缝填料、接水盒掉落且施工工艺简便、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法隧道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结构在洞口、明暗分界、围岩条件变化等位置,由于不同地层围岩性质不同,隧道结构在运营期常存在纵向变形差异,结构的变形差可能造成结构开裂、破坏等情况,需要设置变形缝来抵消隧道结构位移差的影响,保证结构安全。现有隧道变形缝内一般采用先浇段衬砌结构100与后浇衬砌结构200间设2~3厘米空隙,两端衬砌间设中埋止水带300等防水措施,中间间隙采用填缝料400填充,为降低变形缝渗漏水对于隧道内部运营影响,常见变形缝结构于隧道拱墙设置接水盒500,如图1所示,接水盒500通过钢钉600固定于衬砌结构上,且填缝料400与接水盒500之间通过密封胶700密封,或如图2所示,接水盒500的直接设置于填缝料400的背水侧,并通过密封胶700密封,使隧道变形缝渗漏水可自接水盒500流入隧道水沟。采用该变形缝结构,一般可满足隧道纵向结构差异变形要求,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隧道变形缝防水用接水盒老化后易脱落,对隧道内正常运营安全产生影响;(2)隧道变形缝间空隙一般在先浇段施工后,由泡沫材料填充,待后浇段结构浇筑完成后再掏出泡沫填充填缝料,采用该结构形式变形缝的缝隙难以保持标准宽度,常出现缝隙两侧结构浇筑过程中,两侧界面紧贴后失去变形缝功能;(3)变形缝两侧位移变形量不易控制,可能出现变形差过大情况,会对隧道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变形缝填料、接水盒掉落且施工工艺简便、质量高的隧道变形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包括隧道结构先浇段和隧道结构后浇段,所述隧道结构先浇段与所述隧道结构后浇段之间的变形缝中设有粘性防水材料;所述隧道结构先浇段内预埋有开口朝向所述隧道结构后浇段的钢套筒,所述钢套筒内插有钢筋,所述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粘性防水材料锚入所述隧道结构后浇段中。
进一步地,所述钢套筒中填充有黄油、凡士林、硅油、沥青、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粘性防水材料上对应所述钢筋穿过的位置处预先留有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粘性防水材料沿所述隧道结构先浇段的横断面分片布置。
更进一步地,每片粘性防水材料上穿插有至少两根钢筋。
更进一步地,每片粘性防水材料均包括多层粘性防水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变形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架立隧道结构先浇段的混凝土模板,绑扎先浇段钢筋骨架,将钢套筒与先浇段钢筋骨架固定;
2)浇筑隧道结构先浇段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混凝土模板,将粘性防水材料粘贴于隧道结构先浇段的横断面上;
3)于隧道结构先浇段内的钢套筒内填充黄油、凡士林、硅油、沥青、石蜡中的至少一种,并将钢筋的一端通过粘性防水材料上的孔洞插入钢套筒内;
4)架立隧道结构后浇段的混凝土模板,绑扎后浇段钢筋骨架,将钢筋的另一端与后浇段钢筋骨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二衬模筑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预制件拼装台车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