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屏蔽电机的溶液损耗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7209.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诚;王浩明;李小芳;周国峰;张志远;林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31334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电机 电机驱动器 测试系统 电源系统 循环介质 工装 线缆 测试平台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溶液损耗 循环流量 可调节 外循环 测试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屏蔽电机的溶液损耗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包括:循环介质系统(1)、屏蔽电机测试系统(2)、电机驱动器(3)以及电源系统(4);所述循环介质系统(1)通过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分别和所述屏蔽电机测试系统的入口工装(22)、出口工装(24)连接;所述电源系统(4)和所述电机驱动器(3)通过第一线缆(7)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3)和所述屏蔽电机测试系统(2)通过第二线缆(8)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够适用于采用外循环方式的屏蔽电机,且循环流量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屏蔽电机的溶液损耗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尤其是一种屏蔽电机液摩损耗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屏蔽泵主要由泵和屏蔽电机两部分构成,在屏蔽电机运转过程中,电机转子和轴承均浸没在泵送介质中,但由于电机转子和定子均采用屏蔽套隔离,因此屏蔽泵不需要通过动密封结构来防止泵送介质的泄露。同时,泵送介质在屏蔽电机内部流动还能够起到冷却电机的效果。屏蔽泵因结构紧凑、密封可靠且无外部冷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航天和制冷等领域,尤其是在输送易燃易爆或者有毒介质时,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屏蔽泵输送介质进入电机后可以避免动密封且兼顾电机冷却,但是电机转子在介质中转动引起的摩擦损耗使得屏蔽电机的效率往往低于常规电动机。针对这种屏蔽电机摩擦损耗的预估目前主要依赖于经验计算公式,且仅适用于较低的电机运行转速工况。
专利文献CN107769420A公开了一种屏蔽式开关磁阻电机及低损耗控制方法,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内设有转子铁芯,定子铁芯上设有绕组,其特征在于:定子铁芯与转子铁芯之间留有空气隙,定子铁芯内径上设有定子屏蔽套,转子铁芯外径上设有转子屏蔽套;所述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为密封结构,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之间空气隙内注有液体,液体从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之间穿过,带走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自身产生感应涡流而引起的涡流损耗,控制电机温升。
但是现有技术在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屏蔽电机的溶液损耗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屏蔽电机的溶液损耗测试平台,包括:循环介质系统1、屏蔽电机测试系统2、电机驱动器3以及电源系统4;
所述循环介质系统1通过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分别和所述屏蔽电机测试系统的入口工装22、出口工装24连接;
所述电源系统4和所述电机驱动器3通过第一线缆7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器3和所述屏蔽电机测试系统2通过第二线缆8连接。
优选地,所述循环介质系统1包括:储箱11、流量计12、泵前阀13、过滤器14、循环泵15、泵后阀16、入口温度传感器17、回流阀18以及温控装置19;
所述储箱11的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流量计12、泵前阀13、过滤器14、循环泵15以及泵后阀16;
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17安装在入口工装22和泵后阀16之间;
所述回流阀18安装在储箱11上方的第二管道6上;
所述温控装置19安装在储箱11上。
优选地,所述储箱11能够容纳不同的流体介质。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15为变频泵。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19能够保持储箱11内流体介质的温度恒定。
优选地,所述屏蔽电机测试系统2还包括:被测电机本体21、定子温度传感器23、出口温度传感器25;
所述被测电机本体21设置在入口工装2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