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3280.9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华;蔡新;倪培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06;C02F11/02;C02F3/3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泥 挖出 翻耕 复合改良剂 重金属 阻隔层 河道 堆放 黑臭河道底泥 技术方案要点 铺设 污染处理 运输费用 抛洒 调质 晾晒 河床 修复 运输 恢复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方法,涉及河床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需将底泥运至其他场地进行处理及堆放,运输费用高,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底部25‑30cm的底泥进行疏挖并堆放至河道两侧;S2、在疏挖完成后的河道底部铺设重金属阻隔层;S3、将疏挖出的底泥进行晾晒,期间通过翻耕设备对底泥进行翻耕;S4、在对疏挖出的底泥进行翻耕的过程中抛洒复合改良剂,并使得疏挖出的底泥与复合改良剂混合均匀;S5、将疏挖出的底泥重新铺设至重金属阻隔层上方,具有无需将底泥运输至其他场地即可就近对底泥进行调质并使其重新恢复使用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床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底泥修复方法是用于改善河道底部环境的一种治理方法。
现有公开号为CN104803573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异位治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将疏浚底泥中的卵石和碎石以及粗砂进行洗除,对底泥调质处理后再进行泥水分离,对泥水分离后的泥浆进行筛分,除去细砂和粗泥。再将泥浆进行泥水分离,浓度较高的底泥通过絮凝剂进行调理,调理后的泥浆进行脱水,脱水后的底泥与稳定剂溶液混合搅拌进行稳定固化处理。
但是,该方法需将底泥运至其他场地进行处理及堆放,运输费用高,操作不便,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方法,其具有无需将底泥运输至其他场地即可就近对底泥进行调质并使其重新恢复使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河道底部25-30cm的底泥进行疏挖并堆放至河道两侧;
S2、在疏挖完成后的河道底部铺设重金属阻隔层;
S3、将疏挖出的底泥进行晾晒,期间通过翻耕设备对底泥进行翻耕;
S4、在对疏挖出的底泥进行翻耕的过程中抛洒复合改良剂,并使得疏挖出的底泥与复合改良剂混合均匀;
S5、将疏挖出的底泥重新铺设至重金属阻隔层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河道底部的上层底泥进行疏挖,此后沿河道两侧堆放,使其自然晾晒,以降低其含水量,便于后续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并通过重金属阻隔层对深层底泥进行隔离;此后通过翻耕设备对疏挖出的底泥进行翻耕,以使得底泥各处均可充分与空气接触,以使得底泥内部的沉积物(即挥发性硫化物)在其易氧化、易挥发的特性下,可让其在与空气接触后进行自然修复,减少人为干扰的频率,通过翻耕为底泥创造氧气条件,使其内部的大部分挥发性硫化物自然氧化并挥发;此后通过添加的改良剂辅助底泥内的硫化物进行化学钝化,以进一步减少底泥内的硫化物;最后,通过在底泥内嵌置水生植物的种子或幼苗,并将其重新铺设至河道底部,并重新灌入水体,此后即可在水生植物的作用下进行自我调节水体;具有无需将底泥运输至其他场地即可就近对底泥进行调质并使其重新恢复使用的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沿河道两侧堆放的底泥的宽度为河道宽度的5%-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堆放的底泥的宽度不会占用较大的面积,减少因底泥修复造成的对河道两侧空间可使用率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需将底泥晾晒至其含水量为40%-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泥的含水量降低后才能更好地让底泥内的硫化物更好地与空气相接触,才能更好的氧化并挥发,提高底泥的修复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翻耕底泥时,将底泥表面铺设呈波浪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水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