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紧急故障的处理改进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2314.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扬;詹俊飞;邱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及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信息 紧急故障 电梯 终端 客服 云平台 物业 智能处理系统 乘客 保障生命 财产安全 电梯故障 电梯轿厢 电梯位置 改进装置 紧急呼叫 客服终端 运营成本 按键 按下 互动 安抚 情绪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故障的处理改进装置和方法,降低电梯运营成本,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电梯故障报修智能处理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通过电梯被困人按下电梯轿厢内设置的紧急呼叫按键,将电梯相关故障信息通过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接收故障信息后,将电梯位置、故障等信息发送到物业终端、维保人员终端、客服人员终端;维保人员在维保人员终端上看到故障信息后,第一时间参与紧急故障处理,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并赶往故障现场;客服人员在客服终端上看到故障信息后,加入紧急故障处理为被困乘客提供情绪安抚;物业人员看到信息后,利用距离近优势马上赶往故障现场,并与维保、客服、被困乘客互动,共同处理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梯智能化领域,特别是电梯发生关人等紧急故障时,电梯被困人员、物业人员、电梯公司客服人员、电梯公司维修、以及其他紧急救助人员如何快速响应处理,特别是解救和安抚被困人员。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传统行业受到来自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和优化传统行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技术方案实现等,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改善业务服务质量、降低业务运营成本。
在电梯行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没有出现比较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够对电梯行业的业务流程和方法、工作效率等产生较大影响。
电梯行业的现状是当电梯存在故障时,不管是人工发现故障或电梯本身监测系统监测到故障发起报警,都必须依赖于业主或物业人员发起报修,报修故障的方式是通过电梯内部的紧急呼叫按钮,或者拨打热线电话方式,当物业或者电梯公司接收到故障报告时,则由电梯公司或者电梯生产公司委托的第三方电梯维保公司人工指派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接到工作命令后,赶往现场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和处理完毕后向电梯维保公司报告进度。整个过程中,从电梯故障报告(业主或物业完成)、故障接收登记(维保公司或电梯公司客服热线)、安排维保人员(维保公司)、维保人员进行维修(维保人员)、反馈维修进度(维保人员向维保公司),各个环节都是靠人工完成,每个环节沟通成本很高,业务流程很长,效率低下造成用户体验差,运营成本高。
本发明是基于本人申请号为201710055302 .2,授权公告号CN 106586753 B,名为《一种电梯故障报修智能处理系统和方法》的专利发明的发明,在原有发明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装置和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快速的处理电梯故障时被困人员的救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故障处理被困在电梯乘客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电梯关人时响应速度、降低被困人员被困时间,提升电梯公司服务的效率,降低电梯公司运营成本,可以降低因电梯关人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紧急故障的处理改进装置和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紧急故障报修;
所述紧急故障报修,是在电梯轿厢内,设置有与电梯运行控制器电连接的一键报修按键;当电梯发生关人时,电梯内的被困人按下一键报修按键,电梯运行控制器则将包括识别该电梯的电梯唯一标示ID、电梯名称、电梯故障现象或原因、电梯地理位置、被困电梯内的视频和图像等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电梯云平台;
B、云平台接收故障信息后,根据电梯唯一标示ID进一步确定电梯位置、电梯归属的物业、维保人员、电梯公司客服人员;云平台将电梯故障信息通知到上述参与方,发起由被困人员、电梯公司客服、电梯维保人员、物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多方参与视频或语音通话;
C、云平台将故障信息同时发给一个或多个维保人员,最先接收任务的维保人员则会加入上述多方视频或语音会话; 如果需要维保人员会根据电梯地理位置立即赶往故障现场。
D、云平台将故障信息同时发给电梯归属的物业中心,物业人员收到通知后加入上述多方视频或语音会话,同时物业派出处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往困人电梯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及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及物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