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209.4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郁子阳;陶羽杭;顾云凡;胡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15/08;G01N3/56;G01N5/04;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混凝土 试件 清洗装置 透明筒体 蓄水装置 可拆卸密封连接 机制模拟 排水装置 底端 堵塞 洒水车 修复 变化趋势 测试实验 模拟装置 清洗作业 数据参考 透水系数 含泥量 可取出 孔隙率 体内部 透明筒 有效地 排放 清水 清洗 污水 维护 | ||
本发明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模拟装置包括透明筒体、蓄水装置、清洗装置和排水装置;透明筒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可取出的透水混凝土试件;透明筒体的顶端能够分别与蓄水装置或清洗装置可拆卸密封连接,透明筒体的底端能够与排水装置可拆卸密封连接,蓄水装置用于向透水混凝土试件排放实验污水进行下雨时的仿真,清洗装置用于向透水混凝土试件高压排放清水,用于模拟洒水车的清洗作业。能够测试实验过程中透水混凝土试件的含泥量、整体孔隙率、透水系数以及堵塞模拟时间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为后续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以及后期清洗维护提供有效地数据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是指其内部孔隙率大于10%,一般为15%-30%,多数孔径大于1mm,具有一定透水透气性能的混凝土。它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它不含或含有少量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裹一薄层水泥浆粘结而成空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具有透气性、透水性和重量轻的特点。
现如今,城市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降雨往往汇入雨水管网流出城市,由此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大,能够收集、储存部分雨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由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在雨水径流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明显,其在过去十年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伴随着应用项目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运营过程中必须考虑透水混凝土的雨水渗透能力。
然而,当有机质和细粒杂质添堵透水混凝土的空隙时,透水性就成了透水混凝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在雨天以及高压水枪清洗路面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有效地模拟以及预测分析,并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以及后期清洗维护提供有效地数据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混凝土堵塞及修复机制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筒体、蓄水装置、清洗装置和排水装置;
所述的透明筒体采用透明亚克力板制成,所述的透明筒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可取出的透水混凝土试件;
所述的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筒,所述的蓄水筒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蓄水筒排水口,所述的蓄水筒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筒进水口,所述的蓄水筒底面设置有顶部密封接头,所述的顶部密封接头与透明筒体顶部开口可拆卸密封连接;
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筒,清洗筒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的高压送水管穿过清洗筒内部与高压喷头连通,高压送水管另一端与高压水源连通,高压送水管内设置有水阀,所述的水阀与开关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的清洗筒底面设置有顶部密封接头,所述的顶部密封接头与透明筒体顶部开口可拆卸密封连接;
所述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筒,所述的排水筒顶部设置有排水筒进水口,所述的排水筒顶面设置有底部橡胶密封接头,所述的底部橡胶密封接头沿排水筒进水口边缘设置,所述的排水筒侧壁底部边缘设置有污水排水口,底部橡胶密封接头与透明筒体底部开口可拆卸密封连接。
所述的透明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水位刻度。
所述的排水筒进水口内可拆卸的固定安装有滤网。
所述的透明筒体内壁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的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所述的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水平截面边长小于透明筒体内壁横截面边长,所述的透水混凝土试件侧壁和透明筒体内壁之间填充有黄油。
所述的顶部密封接头和底部橡胶密封接头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顶部密封接头和底部橡胶密封接头内壁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所述的黄油为工业黄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