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8966.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6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新容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35/63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刘召民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土颗粒 负离子功能性 制备 负离子释放量 负离子功能 活性催化剂 三氧化二铝 三氧化二铁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硅 理疗保健 三氧化硼 天然矿石 稀土精矿 氧化亚铁 高纯度 麦饭石 氧化钙 氧化钾 氧化镁 氧化钠 氧化锂 重量份 烧制 配方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三氧化硼10~20份、三氧化二铝20~30份、二氧化硅25~35份、麦饭石天然矿石8~12份、三氧化二铁5~15份、氧化镁4~6份、氧化亚铁1~3份、氧化钠0.5~1.5份、氧化钙0.2~0.8份、氧化钾0.4~0.6份、五氧化二磷0.2~0.8份、氧化锂0.008~0.012份、高纯度稀土精矿0.08~0.1份和活性催化剂0.2~0.6份。通过本发明配方和工艺制成的负离子功能陶土颗粒不仅负离子释放量大幅提高,且所有材质安全可靠,烧制出的陶土颗粒可以灵活便捷的使用在康养和理疗保健等各个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养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负离子的产生形式包括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有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和固体负离子发生器两个形式。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形式是高压电晕电离空气并伴随风扇吹拂,但是该应用形式单一,场合局限。固态负离子发生器的作用原理,一种是使用具有放射性材质的石材,该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主要有三种(镭、钍、钾),以上三种元素的自然衰变会产生射线,仅α射线具有有效的电离性,而β、γ射线因有较强的穿透力而对人不利,掌控不好反倒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后果。另一种采用传统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物质,利用其热电性和压电性特性产生高达100万电子伏特静电使周围空气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于邻近的水和氧气分子上并使它们转化为空气负离子,但传统加工手段制成的粉颗较粗、煅烧温度过高使得最终产品的负离子释放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三氧化硼10~20份、三氧化二铝20~30份、二氧化硅25~35份、麦饭石天然矿石8~12份、三氧化二铁5~15份、氧化镁4~6份、氧化亚铁1~3份、氧化钠0.5~1.5份、氧化钙0.2~0.8份、氧化钾0.4~0.6份、五氧化二磷0.2~0.8份、氧化锂0.008~0.012份、高纯度稀土精矿0.08~0.1份和活性催化剂0.2~0.6份。
对上述方案优选地,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三氧化硼15份、三氧化二铝25份、二氧化硅30份、麦饭石天然矿石10份、三氧化二铁10份、氧化镁5份、氧化亚铁2份、氧化钠1份、氧化钙0.5份、氧化钾0.5份、五氧化二磷0.5份、氧化锂0.01份、高纯度稀土精矿0.09份和活性催化剂0.4份。
优选地,所述高纯度稀土精矿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0.1~5%三氧化二钆、0.1~2%氧化镝、0.1~2%氧化铒、0.1~1%氯化钕、0.1~1%氧化铋、0.1~1%氧化钇、0.05~1%氧化钐、0.05~1%氧化铕,其余成分为粘土。
优选地,所述活性催化剂选自氧化镧、氧化镨、氧化铷或氧化铈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负离子功能性陶土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三氧化硼、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麦饭石天然矿石、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亚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钾、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锂分别进行选矿,清洗烘干,去除杂质;
S2.将上述S1的选矿制作成细粉体;
S3.将高纯度稀土精矿研磨成粉,过1200~2000目筛;
S4.将S1、S2和S3制成的粉末按所述重量份均匀混合;
S5.将S4的混合粉体加入至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内,高速搅拌;
S6.在S5所得产物内加入粘性高岭土混合物均匀;
S7.将S6所得混合物进行脱水处理,再进行充分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新容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新容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8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