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设备舱及其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3959.1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巫源清;康乐;张冠中;李珊;李圣国;董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11386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854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舱 外舱 特种车辆 板卡 后壁 安装空间 安装组件 维修难度 舱体 侧壁 快速维修 用电设备 插接板 维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设备舱及其维修方法,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特种车辆的设备舱维修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该设备舱包括设备舱舱体、板卡和用于插接板卡的板卡安装组件;设备舱舱体包括外舱侧壁和外舱后壁,外舱侧壁与外舱后壁围成安装用电设备的安装空间;板卡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固定于外舱后壁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大大降低了维修难度,实现了特种车辆的设备舱的快速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设备舱及其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特种车辆指的是外廓尺寸、重量等方面超过设计车辆限界的及特殊用途的车辆,经特制或专门改装,配有固定的装置设备,主要功能不是用于载人或运货的机动车辆。目前特种车辆产品的用电设备大多存放于设备舱内,用电设备均以组合的形式呈现,用电设备组合1(简称组合)安装在舱体2内的导轨上,可以像抽屉般推拉,如图1所示。用电设备组合1之间的信号连接由舱内电缆完成,组合与舱体2外其他设备的信号连接由舱外电缆完成,舱外电缆与舱内电缆的互联通过舱体2后部的电缆转接板来转接。由于舱体2内空间有限,且舱内电缆与组合的插接面在组合后电缆转接板前,是一个操作盲区,导致舱体组合或舱内电缆在进行维修时非常困难,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对于组合的维修,往往是更换整个组合,而舱体2为了电磁屏蔽性的要求又要尽量少开维修口。所以要想方便、快速对舱内设备进行维修,以目前的安装形式是做不到的。必须改变用电设备组合与设备舱的关系,消除操作盲区,从而达到维修的快速和便捷。
对于特种车辆设备舱内用电设备的维修,目前有两种方式:把组合抽出维修和把后舱盖打开维修。
第一种方法:把组合抽出维修步骤:松开组合固定螺钉;抽出组合;拔掉组合后电缆;维修组合;插上组合后电缆;推入组合并紧固。第一种维修方式弊端有二,其一,需要在设计电缆时保证组合能抽出的长度,这会导致舱体内组合后拥塞很多余量电缆,致使舱内电缆混乱不堪、互相缠绕,如此便更加不利于维修。其二,电缆设计短了,则在“插上组合后电缆”这一步操作十分困难,因为看不到组合后的电缆接插口。推入组合时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缺少操作空间电缆无法捆扎、推入组合时结构件卡住电缆等。
第二种方法:把后舱盖打开维修步骤:松开组合固定螺钉;拔掉电缆转接板外部电缆;松开电缆转接板固定螺钉;从后部拔掉组合后电缆;抽出组合;维修组合;推入组合并紧固;插上组合后电缆;盖上电缆转接板并紧固固定螺钉;插上电缆转接板外电缆。第二种维修方式弊端有三,其一,车上舱体后往往操作空间有限,维修动作十分困难;其二,每个转接板上往往有10~20根电缆,插拔困难,还有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其三,电缆转接板的紧固件一般有10~20套螺钉、平垫、弹垫,拆卸再重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无法做到快速维修。
综上,目前特种车辆设备舱维修时存在操作盲区,拆装过程复杂,维修难度大,难以实现快速维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设备舱,用以解决现有特种车辆的设备舱维修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设备舱,包括设备舱舱体、板卡和用于插接板卡的板卡安装组件;设备舱舱体包括外舱侧壁和外舱后壁,外舱侧壁与外舱后壁围成安装用电设备的安装空间;板卡安装组件设置于安装空间内,并固定于外舱后壁上。
进一步地,板卡安装组件包括板卡舱壁和母板组件,母板组件包括内母板和外母板;内母板与外母板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内母板与外母板通过第三电连接器连接;板卡与第一电连接器插接,外母板上的第二电连接器穿出外舱后壁与舱外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电连接器与外舱后壁采用螺钉固定连接,第二电连接器的插针与外母板上的连接器焊盘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3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式移动电源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电池再利用的电池回收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