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72991.8 | 申请日: | 201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光司;内田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能源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1R13/52;H01R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布线 单元 电缆 | ||
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包括:电缆,该电缆具有在其端部处露出的绝缘线芯;电缆连接部,该电缆连接部将电缆互相连接;和端子,该端子具有连接于绝缘线芯的导体的导体连接部。导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电缆连接部和端子由与导体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氧化膜破坏单元和防水单元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电缆连接部和导体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布线的单元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一种预制房屋建造方法,其中,在房屋制造商的工厂制造对于作为入户、起居室、卧室等的各个房间单独地组合的房间单元,并且根据客户的要求或施工现场的形状而在施工现场组装房间单元,从而构成一个房间。在预制房屋建造方法中,还在工厂中预先进行各个房间单元的布线,并且能够通过布线实现室内布线操作的简化。有效地是使用包括接线箱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来实现室内布线操作的简化。
例如,作为相关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相关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具有其中将绝缘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等)4填充和成型在接线箱内从而固定和保护分支连接部的结构。在相关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中,根据用途使用两芯电缆、三芯电缆等。使用压接套筒3连接形成电缆2的绝缘线芯1的连接部。
作为其它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已知各种结构的电缆。例如,使用插入连接器代替上述压接套筒。因此,能够通过使用插入连接器促进连接。可以在接线箱的壳体中设置电缆保持器(电缆紧固部),并且在不使用上述热固性树脂的情况下将电缆保持于电缆保持器。因此,即使外力施加于电缆拉动方向使得电缆保持于电缆保持器,也能够防止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受到影响。
专利文献1:JP-A-2009-21118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由铜制成的导体(在下文中称为“铜导体”)。这里,铜导体比较重。因此,在室内布线操作中,当操作者手动布线电缆时,存在对于操作者来说操作负担大,并且电缆的搬运和安装施工能力、电缆延伸性等差的问题。
能够考虑使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电缆,从而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当使用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的电缆时,可能发生下面的问题。
即,配合端子配件(作为配电板、各个房间的装置、布线装置等的端子配件)由铜制成。因此,当配合端子配件与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时,存在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发生不同金属之间的腐蚀的问题。
此外,在空气中形成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的表面上的氧化膜比形成在铜导体的表面上的氧化膜厚。氧化膜具有高的比电阻值。因此,当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压接)于上述连接端子时,需要在破坏氧化膜的同时实现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接触导通。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体连接于连接端子(用于连接铜导体的连接端子)时,存在仅通过连接时的压接载荷不能充分地破坏氧化膜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不能充分地破坏氧化膜,则存在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的接触阻抗可能增大的问题,这可能影响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性能。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室内布线单元电缆,该室内布线单元电缆能够比以前更多地改善电连接性能,同时比以前更多地改善室内布线操作中的施工能力。
本发明的室内布线单元电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该室内布线单元电缆包括:接线箱;多个电缆,该多个电缆包括在多个所述电缆中的各个电缆的端部处露出的绝缘线芯;电缆连接部,该电缆连接部被构造为将所述多个电缆互相连接,并且该电缆连接部容纳在所述接线箱中;和端子,所述绝缘线芯的导体插入到该端子内,并且该端子包括连接于所述导体的导体连接部;其中,所述导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电缆连接部和所述端子由与所述导体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中,能够破坏形成在所述导体的外表面上的氧化膜的氧化膜破坏单元和能够防止水从外部浸入的防水单元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所述电缆连接部和所述导体连接部中的至少一者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能源系统公司,未经矢崎能源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2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