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锅拌饭酱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967.2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玲;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我家村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锅 砂仁 海带根 南瓜叶 黄精 肉桂 植物油 独特口感 复合菌剂 柠檬酸钾 柠檬酸钠 重量份数 酱香味 木糖醇 食用盐 拌制 酱汁 料酒 糯米 配比 食材 米饭 香料 黄豆 养生 板栗 柔和 口味 调配 改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锅拌饭酱: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分为醅豆30‑45份、植物油13‑16份、料酒6‑8份、木糖醇2‑4份、食用盐15‑20份、肉桂片3‑4份、砂仁2‑4份、南瓜叶6‑8份、海带根2‑4份、黄精1‑3份、复合菌剂0.35‑0.45份、柠檬酸钠0.02‑0.04份、柠檬酸钾0.005‑0.01份;本发明的石锅拌饭酱香味浓郁、与米饭拌制后鲜香可口,以糯米、板栗、黄豆为主料,调配多种香料形成独特口感,可有效提高石锅拌饭酱汁的口感,同时本发明改良了原料组分及其配比,口味清淡而不鲜甜,口感柔和但不乏嚼劲,且通过添加肉桂片、砂仁、南瓜叶、海带根、黄精等养生食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锅拌饭酱。
背景技术:
“石锅拌饭”又称“韩国拌饭”、“石碗拌饭”等,石锅拌饭在石锅锅内放入米饭及菜肴,烤到锅底有一层锅巴,在出锅时加入石锅拌饭酱汁,米饭鲜香可口,香脆诱人,石锅用陶器做成,厚重的黑色陶锅可直接用于烹煮,保温效果好,将首层锅巴吃完后利用锅内余热可再次烤一层锅巴,为石锅拌饭的特色之一。
市场上的拌饭酱原料多种多样、口味酸甜辣咸,拌饭酱是由肉质主料和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经多道工序精心调制,柔辣香浓,美味可口。适合拌饭、拌面、佐餐及蒸、炒、闷、等各种创意吃法。当今社会的发展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养、美味、安全、方便”已经成为大众饮食生活得一种共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年轻人不会选择自行煮饭而普遍地愿意在外面的饭店用餐,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拌饭酱、拌面酱等即食食品的健康性和营养性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现有市面上的这类即食食品,普遍添加有大量食用添加剂且营养不均衡,长期食用容易上火、味觉减退、营养不均衡等。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锅拌饭酱的加工方法,具备味鲜,味香,不腥及盐度较低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锅拌饭酱: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分为醅豆30-45份、植物油13-16份、料酒6-8份、木糖醇2-4份、食用盐15-20份、肉桂片3-4份、砂仁2-4份、南瓜叶6-8份、海带根2-4份、黄精1-3份、复合菌剂0.35-0.45份、柠檬酸钠0.02-0.04份、柠檬酸钾0.005-0.01份。
一种石锅拌饭酱: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分为:醅豆30份、植物油13份、料酒6份、木糖醇2份、食用盐15份、肉桂片3份、砂仁2份、南瓜叶6份、海带根2份、黄精1份、复合菌剂0.35份、柠檬酸钠0.02份、柠檬酸钾0.005份。
一种石锅拌饭酱:按重量份数计算,其组分为:醅豆45份、植物油16份、料酒8份、木糖醇4份、食用盐20份、肉桂片4份、砂仁4份、南瓜叶8份、海带根4份、黄精3份、复合菌剂0.45份、柠檬酸钠0.04份、柠檬酸钾0.01份。
所述醅豆为自制,方法如下:先将糯米10-12份、板栗6-10份、黄豆15-20份,放入纯净水中浸泡后捞出,沸水煮制,冷却后,接种复合菌剂,得醅豆,接着密封发酵10-15天。
所述复合菌剂由胚芽乳杆菌、米曲霉、发酵乳杆菌按照2-3:3-5:1比例混合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石锅拌饭酱香味浓郁、与米饭拌制后鲜香可口,以糯米、板栗、黄豆为主料,调配多种香料形成独特口感,可有效提高石锅拌饭酱汁的口感,同时本发明改良了原料组分及其配比,口味清淡而不鲜甜,口感柔和但不乏嚼劲,且通过添加肉桂片、砂仁、南瓜叶、海带根、黄精等养生食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石锅拌饭酱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我家村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我家村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