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作业区域多方位安全防护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1710.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斌;陈启景;苏主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腾(国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中国香港湾仔告士***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防护 平移动机构 防护机构 延伸式 升降式支撑机构 道路作业 挂接机构 凹凸台 嵌入式 缓冲防撞装置 载货汽车底盘 预警显示屏 缓冲区 平移 道路施工 翻转机构 后翻转臂 前翻转臂 作业区域 翻转 大跨度 侧方 副梁 挂接 后翻 销轴 防护 预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作业区域多方位安全防护车,由载货汽车底盘、纵向平移动机构、后翻转变位机构、延伸式侧防护机构、升降式支撑机构组成。所述纵向平移动机构设在副梁上,延伸式侧防护机构整体可沿纵向平移动机构平移至车辆后端。延伸式侧防护机构可通过前翻转臂及后翻转臂进行度翻转,以实现左、右两侧防护不同方向的需要。在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凹凸台嵌入式挂接机构,通过销轴挂接在升降式支撑机构的框架上,凹凸台嵌入式挂接机构设预警显示屏和带有翻转机构的分离式后缓冲防撞装置。本发明实现了道路施工多方位、大跨度的安全防护,缓冲区提前预警、作业区域后方和侧方同时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道路作业区域多方位安全防护车,属于公路各种养护作业安全防护装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高速公路养护区发生车辆碰撞以及车辆误入养护区的现象经常发生,汽车与路面养护施工作业区域碰撞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改善基层养护工人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一线养护职工作业安全和生活稳定。用于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的装备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该类安全防护装备种类较少、功能单一,基本都是在工程车辆后方装备防撞缓冲垫,在后方车辆意外闯入时可以提供安全防护。
道路养护作业区域实际上侧向长度距离较大,一般采用橡胶锥筒、水马围挡等简易设施排列隔离,实际从相邻开放车道车辆侧向越过闯入的情况更为普遍。如作业区域侧向没有结构性的防护装置,一旦发生车辆侧向闯入就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现有的装备均不具备侧向防护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道路作业区域多方位安全防护车,就是为了解决养护区域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提供一种多方位、大跨度的安全防护装备,可实现缓冲区提前预警、作业区域后方和侧方同时安全防护的功能。间歇性养护作业工况下可随着作业区的移动同步向前提供安全保护。以高机动性、自动化、多功能的方式为养护作业提供更加安全的保护。
本发明提出的道路作业区域多方位安全防护车,由载货汽车底盘、纵向平移动机构、后翻转变位机构、延伸式侧防护机构、升降式支撑机构、预警显示屏及分离式后缓冲防撞装置等组成。
所述纵向平移动机构,包括设有纵向滑导槽2-1的槽形梁和前平移翻转机构。槽形梁纵向固定在载货汽车底盘1的大梁的副梁上。前平移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座2-3和前翻转臂3,所述支撑座2-3带有滚轮轴2-4,滚轮轴端部设置滚轮2-2,所述滚轮置于滑导槽2-1中。所述支撑座2-3上纵向设置翻转轴2-5,所述前翻转臂3一端固定在翻转轴2-5上,另一端与延伸式侧防护机构前部铰接。
所述延伸式侧防护机构为多级套装伸缩框架构成,后端设后翻转轴,后翻转轴上设后翻转臂5。
所述升降式支撑机构由框架和左右支撑轮构成,所述框架纵向设有转轴,所述后翻转臂5端部与升降式支撑机构6的转轴铰接。所述左右支撑轮分别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在框架的左右侧。升降机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可以实现左右支撑轮的升降动作。
由此延伸式侧防护机构4可通过前翻转臂3和后翻转臂5进行90度翻转,以实现左、右两侧防护不同方向的需要。
在车辆的后部设置有凹凸台嵌入式挂接机构,通过销轴挂接在升降式支撑机构的框架上,凹凸台嵌入式挂接机构设预警显示屏7和带有翻转机构的分离式后缓冲防撞装置8。
所述延伸式侧防护机构为多级套装伸缩框架,各级框架之间设置液压缸,实现伸缩。延伸式侧防护机构4也可以用固定式结构或其它的结构形式,如仅仅做结构形式替换的技术方案仍属于本发明的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腾(国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奔腾(国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团餐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加热保温拌合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