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均分式二次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1110.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起;杜贺;韩徽;张鑫;曾令艳;陈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L9/06 | 分类号: | F23L9/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焰 锅炉 均分 二次 风箱 | ||
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均分式二次风箱,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风箱,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W火焰锅炉二次风箱内风量由两侧向中央逐渐减少导致炉膛中部缺风进而导致CO排放量高及飞灰可燃物含碳量高的问题,它包括上部风箱、下部风箱、拱上二次风喷口、下部风箱隔板、拱下二次风喷口和拱下二次风门,它还包括上下风箱分隔板、上部风箱隔板、侧风门和小风道;上下风箱分隔板安装在上部风箱和下部风箱之间,两个上部风箱隔板将上部风箱分为主拱部风室和两个侧拱部风室,每个侧拱部风室下方的上下风箱分隔板上加工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小风道,小风道的顶端与上下风箱分隔板底端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电站锅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风箱,具体涉及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均分式二次风箱。
背景技术
W火焰锅炉是专为燃用低挥发分难燃煤种而设计的一种电站锅炉。它具有炉膛温度高、煤粉气流燃烧行程长等优点。中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北非和西欧等地区引进W火焰锅炉。由于中国的无烟煤和贫煤资源储量丰富,并且相对其它动力用煤价格低廉,因此W火焰锅炉很快便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火力发电的主要炉型之一。截止到目前,中国在建和已建的W火焰锅炉已经超过了130台,总装机容量超过41000MW,占世界总保有量的80%。
W火焰锅炉的供风系统由一次风和二次风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二次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机、空预器、二次风箱、风道等结构。二次风由风机引入,经空预器加热后进入二次风箱,由二次风箱分配至各组燃烧器的二次风喷口,为煤粉的燃烧提供必要的空气。因此,二次风箱的结构对W火焰锅炉二次风分配以及炉内燃烧情况的调整至关重要。如图1所示,目前,电厂现役W火焰锅炉的二次风箱通常为一体化结构,上部风箱1和下部风箱13之间互相连通,二次风自两侧进入上部风箱1后,一部分通过拱上二次风喷口9进入燃烧器各级拱上二次风喷口见图2,另一部分进入下部风箱13,经拱下二次风门12进入各拱下二次风室14内,最终供入各级拱下二次风喷口见图3。然而,由于W火焰锅炉的炉膛宽度较大,二次风进入风箱后由两侧向中央风量逐渐减少见图4,容易引起炉膛中部缺风,温度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锅炉CO排放量高及飞灰可燃物含碳量高。针对这一问题,电厂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根据运行经验增大炉膛中部的二次风门开度。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炉膛中部缺风的问题,但二次风的控制难度增加,并且不利于降低NOx的排放水平。此外,在采用燃尽风结构的W火焰锅炉上,一部分二次风自拱下移至拱部或上炉膛,二次风的调控难度进一步增加,再采用从两侧向中央逐渐开大二次风门的方式容易导致燃尽风及拱部、拱下二次风分配紊乱,无法有效解决炉膛中部缺风以及由其导致的CO排放量高及飞灰可燃物含碳量高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锅炉各组燃烧器二次风的均衡分配,有必要开发新型的W火焰锅炉二次风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W火焰锅炉二次风箱内风量由两侧向中央逐渐减少导致炉膛中部缺风进而导致CO排放量高及飞灰可燃物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均分式二次风箱。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上部风箱、下部风箱、多个拱上二次风喷口、多个下部风箱隔板、多个拱下二次风喷口和多个拱下二次风门,它还包括上下风箱分隔板、两个上部风箱隔板、两个侧风门和多个小风道;上部风箱安装在下部风箱上方,上下风箱分隔板安装在上部风箱和下部风箱之间,两个上部风箱隔板相对安装在上部风箱内侧壁上并通过两个上部风箱隔板将上部风箱分为主拱部风室和两个侧拱部风室,每个侧拱部风室安装有一个侧风门,多个拱上二次风喷口安装在上部风箱的侧壁上,多个下部风箱隔板并排平行安装在下部风箱的内侧壁上并将下部风箱分成多个拱下二次风室,每个侧拱部风室下方的上下风箱分隔板上加工有多个通风口,主拱部风室下方的上下风箱分隔板上加工有多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小风道,小风道的顶端与上下风箱分隔板底端固定连接,每个小风道底端对应设有一个拱下二次风门,每个拱下二次风门分别与一个拱下二次风喷口连通,每个拱下二次风喷口安装在下部风箱的侧壁上,每个小风道设置在拱下二次风室的上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1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