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内旋式料筒的食品生产用加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9422.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金忠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机 搅拌辊 食材 加热设备 受热 固定架 支撑座 火候 热传递效率 单层固定 导热机构 活动连接 加热料筒 搅拌区域 设备使用 食品加热 食品生产 控制器 不均匀 内旋式 锅具 锅体 料锅 料筒 内旋 锁接 加热 食用 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内旋式料筒的食品生产用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加热料筒机体、支撑座、控制器、固定架、伺服电机、搅拌辊,搅拌辊安装于伺服电机下方且与伺服电机活动连接,伺服电机通过固定架与支撑座锁接,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内旋导热机构,使本发明能够实现避免现在加热设备普遍采用单层固定式料锅对食材进行加热,由于锅具具有一定的高度,搅拌辊搅拌区域有效,同时锅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食材有的容易过火候,有的不够火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食用口感的问题,使设备有效提高热传递效率的同时,能够使锅体受热更加均匀,进而提供更加方便的食品加热操作,使生产的食材口感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复合内旋式料筒的食品生产用加热设备,属于食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食物是我们人类生存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食品生产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工序,使食材变得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食品生存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而食品加热则是对于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保证。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现在加热设备普遍采用单层固定式料锅对食材进行加热,由于锅具具有一定的高度,搅拌辊搅拌区域有效,同时锅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食材有的容易过火候,有的不够火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食用口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内旋式料筒的食品生产用加热设备,以解决现有现在加热设备普遍采用单层固定式料锅对食材进行加热,由于锅具具有一定的高度,搅拌辊搅拌区域有效,同时锅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食材有的容易过火候,有的不够火候,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食用口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内旋式料筒的食品生产用加热设备,其结构包括:加热料筒机体、支撑座、控制器、固定架、伺服电机、搅拌辊,所述搅拌辊安装于伺服电机下方且与伺服电机活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固定架与支撑座锁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中部设有加热料筒机体,所述加热料筒机体与支撑座活动连接,所述加热料筒机体侧边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加热料筒机体电连接;
所述加热料筒机体包括复合内筒、倾倒槽框、调节手轮、辅助轴杆、发热器,所述发热器安装于复合内筒下方且与复合内筒间隙配合,所述复合内筒上方设有倾倒槽框,所述倾倒槽框与复合内筒焊接,所述复合内筒侧方通过辅助轴杆与调节手轮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内筒包括热传导装置、固定扣、内筒体、外筒体,所述固定扣安装于外筒体两侧且与外筒体活动连接,所述外筒体内部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间隙配合,所述内筒体下方设有热传导装置,所述热传导装置与内筒体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热传导装置包括内旋导热装置、热传递垫盘、圆轨装配槽,所述内旋导热装置安装于热传递垫盘下方且与热传递垫盘活动连接,所述热传递垫盘外围设有圆轨装配槽且与圆轨装配槽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内旋导热装置包括发热分管、轴承套、中承管,所述发热分管安装于中承管外围且与中承管扣接,所述发热分管上端扣接有轴承套。
作为优选,所述热传递垫盘为多孔槽稳定金属结构,具有较高的热传递功能,所述热传递垫盘与轴承套为互相扣合联动关系,可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中承管为主要热传递源,所述发热分管均匀设于中承管外围,且与热传递垫盘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具有更高的热转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圆轨装配槽与内筒体底部口径大小一样,在搅拌辊搅拌过程中,可进行对应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金忠,未经范金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