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69386.5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露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32336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恒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透析 纳米气泡 绿色环保 微量重金属元素 亲水性聚合物 物理化学特性 洗涤剂 共混溶液 亲水改性 生理活性 藻类生长 超声波 电离 浸没 带电性 发泡机 非溶剂 扩散性 杀菌性 生物膜 石油类 微米级 氧化性 滞留性 溶剂 压坏 液膜 加压 沉淀 污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涉及水体透析技术领域。该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先利用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初步透析,将PVDF、亲水性聚合物与溶剂制成共混溶液,再将该溶液的液膜在非溶剂中浸没沉淀,得到亲水改性膜,从而除去污水里大量抑制藻类生长的洗涤剂、石油类等成分以及微量重金属元素等。通过纳米发泡机产生纳米气泡,这种小到纳米至微米级的气泡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压坏现象、电离现象、超声波性、带电性、扩散性、氧化性、稳定性、杀菌性、滞留性、生理活性、自我加压性等,对水体的处理能力极强,同时不会产生新的水体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透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
背景技术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
现有的污染水体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综合治理法等等,虽然这些处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也引出了一系列新的水体污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污染水体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综合治理法等等,虽然这些处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也引出了一系列新水体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纳米气泡绿色环保水体透析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利用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初步透析,将PVDF、亲水性聚合物与溶剂制成共混溶液,再将该溶液的液膜在非溶剂中浸没沉淀,得到亲水改性膜,从而除去污水里大量抑制藻类生长的洗涤剂、石油类等成分以及微量重金属元素等;
2)然后再往水体中投放一定比例的环保调节剂、增加光强、氧气等措施,营造一个利于藻类快速生长的环境条件,让藻类在人工控制的系统内通过快速生长将水中的氮、磷元素吸收起来,生成巨量生物膜,从而对水体进行预处理;
3)在预处理之后的水体旁边设置纳米气泡机,将与纳米气泡机连接的管道通入到水体底部,利用纳米气泡机产生高浓度纳米气泡,纳米气泡的表面是由带负电荷的分子状态形成,由于水分子是带双极性分子,其正电荷便会附在负电荷的纳米气泡周围,形成正负两层的静电效应,亦即电容效应,这种正负的静电分子力,使得纳米气泡能在水中长时间存在;
4)持续对纳米气泡机进行加压,使得水体底部形成云雾状纳米气泡,并使得产生的纳米气泡不断的缓慢上升;
5)产生的纳米气泡在水中扩散后仍不会立即浮出水面,在水中遵循布朗运动至少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气泡在水中做布朗运动时和污水中的悬浮物吸附结合,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结合体,在浮力的作用下,结合体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产生的浮渣由真空泵移除。
优选的,所述纳米气泡机产生纳米气泡直径为80-10000nm的范围内,且80%以上的气泡直径在100-200nm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纳米气泡机产生纳米气泡个数至少180000/ml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露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露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9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