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7915.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拓矢;峰海乃;南春奈;半谷明彦;伊藤功三郎;今关规文;千竈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0;F21S41/40;F21S43/14;F21S43/20;F21Y115/1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丽娟;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提供车辆用灯具,能够满足法规所要求的配光标准并且实现各种亮度和各种发光形状的发光模式(丰富多彩的发光图形)的新发光外观。该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具有膜光源,该膜光源包含:膜,其具有挠性;以及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它们以二维地配置在所述膜的至少表面的状态被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特别涉及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配光标准并且实现各种亮度和各种发光形状的发光模式(pattern)(丰富多彩的发光图形)的新发光外观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具有有机EL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横向排列地配置有作为尾灯发挥功能的有机EL面板和作为停车灯发挥功能的有机EL面板的车辆用灯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81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2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作为尾灯发挥功能的有机EL面板和作为停车灯发挥功能的有机EL面板分别为仅发光或不发光的单调发光模式,无法实现复杂的发光模式,因此,存在难以实现新的发光外观的车辆用灯具的课题。此外,目前,有机EL面板还存在亮度低、难以满足法规要求的配光标准(特别是要求高亮度的停车灯、转向灯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课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配光标准并且实现各种亮度和各种发光形状的发光模式(丰富多彩的发光图形)的新发光外观的车辆用灯具。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特征在于,具有膜光源,该膜光源包含:膜,其具有挠性;以及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它们以二维地配置在所述膜的至少表面的状态被固定。
根据该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法规所要求的配光标准并且实现各种亮度和各种发光形状的发光模式(丰富多彩的发光图形)的新发光外观的车辆用灯具。
这是基于,由于具有膜光源,该膜光源包含以二维(显示器式)地配置在膜的至少表面的状态被固定的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所以通过使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单独地点亮或熄灭,能够实现各种亮度和各种发光形状的发光模式(丰富多彩的发光图形)。另外,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配光标准(特别是要求高亮度的停车灯、转向灯的情况)是基于使用亮度比有机EL高的半导体发光元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有膜光源支承构件,该膜光源支承构件在使所述膜保持一定的形状的状态下支承所述膜光源。
根据该方式,由于使用以二维地配置有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状态被固定的具有挠性的膜光源,所以与将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一个个单独地以规定姿势配置于规定位置的情况相比,仅通过利用膜光源支承构件在膜保持一定的形状(例如,弯曲形状)的状态下支承膜光源,能够使全部的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一下子以规定姿势二维或者三维地配置于规定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膜光源支承构件具有前透镜、后透镜和透镜固定构件,所述透镜固定构件对所述前透镜和所述后透镜进行固定,所述透镜固定构件以在所述前透镜与所述后透镜之间配置有所述膜光源的状态对所述前透镜和所述后透镜进行固定。
根据该方式,能够构成用于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的薄型轻量的灯具单元,该灯具单元以在前透镜与后透镜之间配置有膜光源的状态对前透镜和后透镜进行固定。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弯曲,通过所述膜光源的背面与所述后透镜的表面进行面接触,从而所述膜光源沿着所述后透镜的表面弯曲。
根据该方式,由于膜光源的背面与后透镜的表面进行面接触,所以能够将膜光源(膜)的形状保持为一定的形状(弯曲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7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