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的改进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56530.1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晋;汪可友;吴盼;李子润;李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4 | 分类号: | G06F3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现场 可编程 逻辑 阵列 改进 电磁 仿真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改进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在其初始化阶段,将待仿真电路的拓扑参数整合进两个矩阵参数,在其仿真循环主体部分,只需进行简单的矩阵乘法运算,即可得到每一个仿真时刻上的电压电流信息。本发明避免了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中进行复杂的初始化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了FPGA中仿真循环主体部分的流程,大幅提升了基于FPGA的电磁暂态仿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的改进电磁暂态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暂态仿真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研究的重要工具。电磁暂态仿真分为离线仿真与实时仿真,目前电磁暂态离线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 PSCAD/EMTDC等普遍存在仿真速度慢、耗时长且不支持与外部硬件进行实时交互等问题,从而无法满足更高的如硬件在环(Hardware-in-Loop,HiL)等的实验需求。此时,电磁暂态实时仿真凭借计算效率高、精度好、交互性强等特征脱颖而出,逐渐得到广泛关注。
加拿大的H.W.Dommel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基于EMTP的电磁暂态仿真算法,由于其具有仿真速度快、精度高且数值稳定性较好等特点,逐渐成为电磁暂态仿真的主流算法。目前的电磁暂态离线仿真软件主要基于EMTP 法进行开发,但EMTP算法大多在基于CPU的通用计算机上运行,受限于硬件计算能力及高串行度处理模式,难以支持含高频电力电子器件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实时仿真。
目前电磁暂态实时仿真平台如RTDS、RT-LAB等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研究中,他们均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架构来实现含电力电子器件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实时仿真。不同于CPU 等串行硬件,FPGA具有计算能力强、高并行度架构等优势,保证计算速度,真正实现小步长电磁暂态仿真的实时化。
传统的EMTP算法是基于CPU架构设计的,算法流程上存在大量串行结构,直接编译在FPGA上运行,会消耗大量FPGA硬件资源,降低实时仿真的效率与实时性。本发明通过整合拓扑参数,压缩FPGA中仿真循环流程,大幅提升了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EMTP电磁暂态仿真算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FPGA)中进行复杂的初始化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了FPGA中仿真循环主体部分的流程,大幅提升了基于FPGA的电磁暂态仿真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的改进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其中步骤1)到步骤5)是初始化阶段,步骤6)是仿真循环主体部分:
步骤1)将待仿真电路中的支路和节点分别依次进行编号,其中接地节点的编号为0;
步骤2)根据以下规则形成待仿真电路的关联矩阵M:
2.1)如果支路p和节点q相连,且支路p定义的电流正方向是流出节点q,则M(q,p)=1;
2.2)如果支路p和节点q相连,且支路p定义的电流正方向是流入节点q,则M(q,p)=-1;
2.3)如果支路p和节点q不相连,则则M(q,p)=0;
步骤3)按照以下子步骤形成待仿真电路的支路等效导纳向量Yeq、节点导纳矩阵Yn、历史电流源表达式的电压系数矩阵ɑ和电流系数矩阵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6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