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可降解地膜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4114.8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恺;李永兴;陈季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邓芸 |
地址: | 74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膜 保温海绵 培土 可降解地膜 马铃薯种植 土坑 微沟 马铃薯 蒸发 铺设 除草剂 马铃薯幼苗 深耕 水分流失 外界土壤 根茎 规整 水汽 有效地 打药 覆土 平铺 水珠 移栽 整地 田地 播种 种植 土地 保证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可降解地膜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降解膜防止培土水分流失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1)选择土地,整地,打药,深耕及施入除草剂,播种前规整田地;(2)选膜;(3)挖微沟、铺设灌带;(4)将降解膜铺设在微沟内,随后在降解膜上平铺一层保温海绵;(5)在保温海绵上覆土12cm厚度,将马铃薯幼苗移栽进培土中;本发明利用降解膜形成独立的培土坑,在培土坑内利用保温海绵,可以隔绝培土与外界土壤的接触,降解膜组成的蒸腾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得蒸发的水汽在马铃薯的根茎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保证了马铃薯的健康成长,减少种植人员的劳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可降解地膜的马铃薯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中医认为马铃薯具有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富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之-。同时,马铃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然而,在部分干旱地区,或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对于马铃薯的成长过程并不利,导致马铃薯的产量极低,在部分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在温棚中的马铃薯由于地表下的土壤受到其他温棚以外区域土壤的影响,其土壤本身的温度变化也对马铃薯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降解膜形成独立的培土坑,在培土坑内利用保温海绵,可以隔绝培土与外界土壤的接触,降解膜组成的蒸腾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得蒸发的水汽在马铃薯的根茎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保证了马铃薯的健康成长,减少种植人员的劳作负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可降解地膜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土地,整地,打药,深耕及施入除草剂,播种前规整田地;
2)选膜:宽度大于等于80cm,厚度小于等于0.1cm,降解诱导期大于2个月的可降解地膜;
3)挖微沟、铺设灌带,微沟深度大于等于12cm,微沟深度小于等于20cm;
4)将降解膜铺设在微沟内,随后在降解膜上平铺一层保温海绵;
5)在保温海绵上覆土12cm厚度,将马铃薯幼苗移栽进培土中;
6)将另一张降解膜开洞,覆盖在培土表面,并将马铃薯幼苗从开洞中穿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1)中,规整后的田地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3)中,灌带的进水口低于覆盖在培土表面的降解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3)中,灌带进水的流量为1.38升/小时,灌溉时间大于等于3.5小时,且每一个马铃薯幼苗所在的培土坑受灌溉时间小于等于4小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3)中,灌带灌溉的方式为滴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芽重楼分株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果参组培苗大田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