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6410.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毛贺;韦日光;阮少明;赵迎春;杨宏伟;娄春娟;商体松;许丹丹;陈倩;张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T17/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尺度 精准 关注 部位 提取 应力 梯度 方法 | ||
1.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大点;
步骤二,以该应力最大点为球心做球并找到球面上应力最小点,再以该点为球心做球并找到球面上应力最小点并重复;
步骤三,输出所有球心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大点具体为以下方式:
a、计算结构强度,找到关注部位;
b、在关注部位切取子模型,划分精细化网格,计算子模型应力分布,找到应力最大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大点具体为以下方式:
a、采用适当网格尺寸计算结构强度,给出应力分布;
b、根据强度计算结果选取关注部位,在总体几何模型下选取适当几何形状将关注部位切分出来作为精细化强度计算子模型,对子模型划分更加密集的网格,计算子模型应力分布;
c、根据子模型计算结果,选取出应力最大点,并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具体为:
a、设置应力梯度单次搜索距离d,d大于子模型网格尺寸,以应力最大点坐标为球心、以d为半径作一球面,采用循环比较法计算和提取球面应力绝对值最小且不为零处的应力值及坐标,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b、以上一步提取的坐标为球心,以d为半径作一球面,采用循环比较法计算和提取球面应力绝对值最小且不为零处的应力值及坐标,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c、重复上一步,直至所有坐标连线的总路径尺寸满足应力梯度尺寸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输出所有球心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值的具体方式为:将步骤二所得的所有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工作表输出得到所求应力梯度,对应坐标值连线作为应力梯度路径。
6.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小点;
步骤二,以该应力最小点为球心做球并找到球面上应力最大点,再以该点为球心做球并找到球面上应力最大点并重复;
步骤三,输出所有球心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大点具体为以下方式:
a、计算结构强度,找到关注部位;
b、在关注部位切取子模型,划分精细化网格,计算子模型应力分布,找到应力最小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计算找到关注部位的应力最大点具体为以下方式:
a、采用适当网格尺寸计算结构强度,给出应力分布;
b、根据强度计算结果选取关注部位,在总体几何模型下选取适当几何形状将关注部位切分出来作为精细化强度计算子模型,对子模型划分更加密集的网格,计算子模型应力分布;
c、根据子模型计算结果,选取出应力最小点,并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
a、设置应力梯度单次搜索距离d,d大于子模型网格尺寸,以应力最小点坐标为球心、以d为半径作一球面,采用循环比较法计算和提取球面应力绝对值最大的应力值及坐标,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b、以上一步提取的坐标为球心,以d为半径作一球面,采用循环比较法计算和提取球面应力绝对值最大的应力值及坐标,记录该点坐标和相应应力;
c、重复上一步,直至所有坐标连线的总路径尺寸满足应力梯度尺寸需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维尺度精准关注部位提取应力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输出所有球心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值的具体方式为:将步骤二所得的所有坐标及其对应应力工作表输出得到所求应力梯度,对应坐标值连线作为应力梯度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64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