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配方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7518.6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毛寒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凤祥牡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C11B1/04;C11B1/06;C11B3/00;C11B3/06;C11B3/10;C11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配方 | ||
一种牡丹籽配方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籽配方油组分料包括牡丹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含量,山茶油,芥花油,核桃油,芝麻油。本发明牡丹籽配方油对于预防三高、防治癌症、减肥、预防脑中风和心肌梗塞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能够起到清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防治心脏病,缓解更年期综合症,提神护脑、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保肝护胃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牡丹籽配方油。
背景技术
中国是食用油的消费大国,在2018年食用油的消费量达到了3800万吨左右 的量,其中以传统的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为 主。这一类食用油主要以亚油酸为主体。亚油酸虽然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但目 前我们实际吃下去食用油里的亚油酸已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的量。中国人体内 更缺少亚麻酸。亚麻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 中获取,我们现在亚麻酸严重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吃油中亚麻酸和亚 油酸两个必需脂肪酸的比例在1∶4之内,而目前我们实际的比值在1;20之外。 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缺乏亚麻酸。所以也导致了很多亚健康疾病人群,如三高 人群的数量达到2.5亿以上。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调和油也没有按照脂肪酸的构成需要来调,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商家的噱头在调和。如央视报道的所谓橄榄调和油中实际的橄榄油的含 量在1%左右。2018年食用油新国标出台后,也没有对调和油中各个脂肪酸含量 做明确规定。只是要求要标出每种油品的含量。脂肪是人的5大营养元素之一, 我们人体有一半的脂肪要重所吃的食用油中获取。所以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用油 的种类及脂肪酸构成对我们的健康意义重大。所以推广符合比例的富含亚麻酸 的食用油意义也更大。
现在由于纯牡丹籽油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其售价高,制约着牡丹籽油走向 千家万户为普通人所吸收利用。因此将牡丹籽油制备成配方油的形式,可以使 牡丹籽油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籽配方油,本发明牡丹籽配方油对于预防三 高、防治癌症、减肥、预防脑中风和心肌梗塞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能够起到清 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防治心脏病,缓解更年期综合症,提神护脑、增强注意 力和记忆力,保肝护胃等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牡丹籽配方油,所述牡丹籽 配方油组分料包括牡丹籽油、亚麻籽油、芥花油、红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 所述牡丹籽配方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牡丹籽油含量15-40份、亚麻 籽油含量30-60份、芥花油含量5-12份、红花籽油含量12-20份、玉米油含量 2-7份、花生油含量2-7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牡丹籽配方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 牡丹籽油含量20-35份、亚麻籽油含量35-50份、芥花油含量6-10份、红花籽 油含量12-18份、玉米油含量2-5份、花生油含量2-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牡丹籽配方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 牡丹籽油含量25份、亚麻籽油含量40份、芥花油含量8份、红花籽油含量17 份、玉米油含量5份、花生油含量5份。
所述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如下:
(1)拣选:采摘牡丹籽,过滤清理杂质,至阴凉处静置1-2天;
(2)分离:对于静置没有脱壳的牡丹籽进行籽壳分离,籽壳分离采用机器分离 方式进行;
(3)烘炒:将牡丹籽置于120度高温的炒锅内烘炒,烘炒时间控制在35-70min;
(4)制油:在零下70℃-零下100℃低温下冷榨制油;
(5)真空过滤:过滤毛油,在毛油进入真空过滤前,经毛油与渣子进行预处理, 预存采用磁场灭菌,采用6000Gs、700A分流磁场,连接管连接真空过滤与磁场 装置,毛油在磁场内流速0.4s进行处理后直接通过连接管进入真空过滤机进行 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凤祥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凤祥牡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7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扭结特性优异的钢丝、钢丝线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