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831.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谢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勇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7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母 舰载 机林谢 弹射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该系统、装置设有空气压缩机,获得高压氮气,高压氮气用于气弹簧工作,其特征是利用高压惰性气体蓄能原理,通过多节气弹簧活塞杆弹出释放能量,推动牵引小车,加速舰载机起飞,然后卷扬机迅速将牵引小车、多节中空活塞杆拉回压缩至起始位置,完成一次弹射,可取缔蒸汽弹射、电磁弹射系统。因此,该系统具有了舰载机起飞速度不低于现有起飞方式,且运行更可靠、结构简更简单、成本更低、维修更方便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世界上航母舰载机起飞方式分为:滑跃、弹射两种,弹射方式又因装置不同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它们各有优缺点,滑跃起飞简单,但舰载机载弹量、油料少,削弱了航母战斗力。蒸汽弹射问题是结构复杂、庞大,推力衰减大、消耗大量淡水、起飞几百次需大修、大更换零部件。电磁弹射是高新技术,它需要强大的电力,难点是在极短时间内能量的聚集、储存,结构复杂,造价高,目前成熟度、可靠性不够,有待提高、完善、实践检验。
本发明专利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其结构特点是该系统设有从空气中获得氮气装置,制成高压氮气,高压氮气用于气弹簧工作,利用高压惰性气体蓄能原理,通过气弹簧多节活塞杆逐节依次弹出释放能量,推动、加速舰载机起飞,后卷扬机迅速将牵引小车、多节中空活塞杆拉回压缩至起始位置,完成一次弹射。因此,该系统具有了舰载机起飞速度不低于其它起飞方式,且运行更可靠、结构简更简单、成本更低、10000千瓦功率足够用于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起飞,可以一舰多组,一组一用一备,确保舰载机弹射起飞不间断,维修更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发明专利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视图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它由导轮2、缓冲装置3、牵引小车4、钢绳6、中空活塞杆7、定位托辊8、卷扬机9、气弹簧缸筒10、制氮装置11、高压储气罐12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航母舰载机林谢弹射系统、装置,其构成关系就是本发明专利实施方式。
甲板1上放置牵引小车4,牵引小车4紧固在最细节中空活塞杆7前端,中空活塞杆7可整节插入次节中空活塞杆7,以此类推,形成若干节组成更长活塞杆,每节极限外伸后重叠段间有密封圈,密封高压氮气,中空活塞杆7全行程上水平两侧设有多组定位托辊8,对中空活塞杆7导向及压杆稳定,每节中空活塞杆7前端一定距离设置缓冲装置3。牵引小车4与钢绳6、导轮2、卷扬机9的组合可来回运动,钢绳6能自动挂住、脱开牵引小车4。中空活塞杆7插入气弹簧缸筒10,制氮装置11为高压储气罐12提供高压氮气,高压储气罐12通过管道、阀门与气弹簧缸筒11尾端连接。
工作过程
当舰载机不起飞时,中空活塞杆7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是常态,当舰载机需起飞时,卷扬机9卷动钢绳6,将中空活塞杆7压缩到底,牵引小车4处于始发位置,舰载机5到位,勾紧牵引小车4,钢绳6上挂钩松开牵引小车4,再放开勾紧舰载机挂钩,舰载机即可弹射起飞,中空活塞杆7在高压氮气作用下,从粗到细,自动依次外伸,每节中空活塞杆7外伸到底前一定位置缓冲装置3介入,相应节迅速减速、停下,其余中空活塞杆7以此方式工作,最终舰载机5可获得顺利起飞速度。起飞后卷扬机9反转,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以此不断往复,舰载机就可不断起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勇,未经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