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自由度ROV模拟驾驶系统及其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2415.0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陈巍;夏细明;刘静;王续;陈贵江;陈璐;杨承斌;李佩娟;温秀平;陈伟;郭铁铮;陈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3/00 | 分类号: | B25J13/00;B63C11/52;G09B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梁涛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站计算机 模拟驾驶系统 六自由度 水下数据 遥控手柄 采集 网络通信连接 动作数据库 高度一致性 操作指令 仿真系统 水下作业 效果数据 运动模拟 运动效果 地面站 构建 还原 一体化 教学 科研 保证 | ||
1.一种六自由度ROV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面部分的遥控手柄(1)和地面站计算机端(2),以及设于水下部分的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其中:
所述遥控手柄(1)与地面站计算机端(2)通过USB方式连接,用于对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输入模拟驾驶系统的操作数据;
所述地面站计算机端(2)与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进行网络通信连接,用于实现水下数据采集本体在水中的运动操作、姿态操作和水下作业效果的模拟,以及对模拟操作得到的仪表数据进行显示;
所述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通过地面站计算机端(2)获取遥控手柄(1)发出的操作指令,完成水下动作,并根据自身采集的水下运动的姿态数据和作业环境数据,以构造仿真驾驶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ROV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计算机端内包括主控模块(21)、姿态仿真模块(22)、作业仿真模块(23)、操作仿真模块(24)以及显示模块(25),其中:所述的主控模块(21)用于整个模拟驾驶系统的运行调度和数据管理;所述的姿态仿真模块(22)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2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模拟悬停、前倾、后仰、左倾和右倾五个姿态操作;所述的操作仿真模块(24)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2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模拟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上升和下潜六个运动操作;所述的作业仿真模块(23)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2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模拟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的水下作业效果;所述的显示模块(25)包括主驾驶台显示设备、姿态参数显示设备以及作业环境参数显示设备,三者的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仪表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自由度ROV模拟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数据采集本体(3)包括机械框架(301)、浮力板(302)、电路仓(303)、模拟摄像头(304)、数字摄像头(305)、旋转机械臂(306)、夹取机械臂(307)、勾取机械臂(308)、开合机械臂(309)、测距机械臂(310)、推进器(311)、电磁铁(312)、LED灯(313)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械框架(301)包括设于底面的长方形金属底框(3011)以及设于底框(3011)上的长方体金属框架(3012),所述的推进器(311)固定安装于机械框架(301)上,推进器(311)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由控制系统驱动完成水下数据采集本体的姿态操作;所述的浮力板(302)安装于长方体金属框架(3012)的上表面以及侧面,长方体金属框架(3012)内设有电路仓(303),所述的电路仓(303)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的机械框架(301)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械臂(306)、夹取机械臂(307)、勾取机械臂(308)、开合机械臂(309)以及测距机械臂(310);其中,所述的夹取机械臂(307)固定设于机械框架(301)的前端,位于电路仓(303)头部的一侧;所述的旋转机械臂(306)和开合机械臂(309)固定设于机械框架(301)的右侧;所述的勾取机械臂(308)和测距机械臂(310)固定设于机械框架(301)的左侧;所述的夹取机械臂(307)、旋转机械臂(306)以及开合机械臂(309)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由控制系统进行驱动完成水下数据采集本体的夹取、旋转以及抓取的动作;所述的模拟摄像头(304)设有三组,分别设于夹取机械臂(307)的一侧、机械框架(301)的右侧以及机械框架(301)的左侧,模拟摄像头(304)通过螺栓与机械框架(301)固定连接,模拟摄像头(304)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采集各机械臂的运作图像;所述的数字摄像头(305)设于机械框架(301)的底部,所述的数字摄像头(305)与主控模块信号连接,用于被测物图像采集并传输至地面站计算机端完成图像识别与处理;所述的电磁铁(312)固定设于机械框架(301)的左侧,位于勾取机械臂(308)的一侧,电磁铁(312)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LED灯(3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械框架(301)的前端,位于夹取机械臂(307)的上方,LED灯(313)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24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