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可控核聚变装置及其实现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31956.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浩;陈紫微;陈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素珍 |
主分类号: | G21B3/00 | 分类号: | G21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可控 聚变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式 | ||
一种低温可控核聚变装置及其实现方式,属于核能领域。其特征在于,这种装置由中子源,含有靶核的物质及这种物质的输送系统,能量传输系统,及吸收残余中子的屏蔽层构成;用中子源辐射的中子辐照靶核物质,根据所选定的靶核调整中子的能量,吸收中子的靶核裂变为几个子核,同时放出能量,所释放的能量被能量传输系统传送出去;没有被靶核吸收的残余中子被屏蔽层完全吸收。和中子聚变的靶核有多种选择,其中两种是6Li、10B。这种核聚变的全过程都能够在低温下实现,容易控制,不存在劳逊条件的问题,不产生有放射性的核乏燃料。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核能核聚变领域。
背景技术:迄今为止,可控核聚变未能实现。这是由于,可控核聚变不仅仅需要一亿度 以上的高温,而且还要满足劳逊条件。对于一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劳逊条件是不容易满足 的。根本原因在于,带正电荷的裸原子核之间有强大的静电排斥势能。鉴于此,我们考虑利 用中子实现核聚变。相对于传统设计的核聚变,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和能 量密度较小;而且,在产生中子束过程中,还要消耗很多能量。需要有效地回收利用这个过 程所产生的热能,才能保证这种核聚变全过程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好处是,这种核聚变 的全过程都能够在低温下实现,容易控制,不存在劳逊条件问题,不产生放射性核乏燃料。
发明内容:实现低温可控核聚变的基础是,单能电子束和单能离子束能够形成,伽马射 线已经在世界多个实验室实现;伽马激光实现方案也已经提出[1]-[4];能量适当的电子和丰中 子核对撞能够产生中子,利用伽马激光或伽马射线辐照丰中子核产生单能性好中子的方案也 已经提出。当然,现在已经实现的裂变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都可以利用。因此,只要能有 效地利用产生中子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热能,这种核聚变的方式就是有意义的。
本发明有六个要点。第一个是,一种低温可控聚变的装置由中子源,含有靶核的物质及 使这种物质更新流动的输送系统,能量传输系统,及吸收残余中子的屏蔽层构成;用中子源 辐射出的中子辐照靶核物质,根据所选定的靶核调整中子的能量,吸收中子的靶核裂变为几 个子核,同时放出能量,所释放的能量被能量传输系统传送出去,这里的子核包含质子与中 子;靶核的厚度能够吸收99%以上的中子,没有被靶核吸收的残余中子被屏蔽层完全吸收; 裂变产生的子核及电子最后结合为原子并放出能量;
这里所用中子源有五种选择:电子中子源,伽马光中子源,散裂中子源,反应堆中子源, 自发辐射中子源;
中子与所有核都能反应,所以这里的靶核有许多种选择,其中两种选择是6Li核和10B核, 所用的中子是热中子,所依据的聚变反应分别是
n+6Li→α+3T+4.783MeV,σLi0=936b,
n+10B→α+7Li+2.792MeV,σB0=3840b,
式中σLi0和σB0分别是热中子与6Li核和10B核的反应截面。
核能释放的本质是,一定数量核子的一种结合方式A相对于另一种结合方式B有更高的 能量,因此,当通过一种物理过程,使得核子结合方式由A转化为B时,就将有核能释放。 无论核裂变,传统设计的核聚变,还是这里的低温可控核聚变的物理原理都是如此。
这里,一个氘核与一个6Li核的总能量是
[(md+mLi)-(mα+mT+mp)]c2=
[(2.014102+6.015123)-(4.002603+3.016050+1.007825)]×931.4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素珍,未经陈素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1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