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调度终端双网口自动检测和切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3612.6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龙;田国永;王少贤;张伟;敦科翔;李永艳;王根学;马超;孙晓贺;李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3/0817;H04L65/1073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调度 终端 双网口 自动检测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调度终端双网口自动检测和切换的方法,本发明创建4个全局变量,4个全局变量分别是网口1使能状态值、网口2使能状态值、网卡实际状态值和自动切换的标志位;自动切换时,自动切换的标志位设置为1,通过读取网卡实际状态值判断网口工作状态,手动切换时,自动切换的标志位设置为0,开始进行网口的手动切换;该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检测到主用网口如果出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进行切换到备用网口,完成调度终端向软交换发起的注册流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调度终端的基本呼叫和业务功能,提高调度终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实现调度终端双网口自动检测和切换的方法,其中切换包括手动切换和自动切换功能。
背景技术
调度通信设备是为企业内部或者集团用户提供生产调度或指挥控制的一种通信设备。调度终端可以实现呼入、呼出、组呼、会议、强插、强拆等一系列语音通信功能。该调度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煤炭、石油、军队、轨道交通、政府应急等专业调度通信领域。
由于IP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软交换技术的调度业务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调度终端作为调度系统中最重要的终端产品,必须能够很好的结合软交换技术,确保与软交换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避免出现网络连接不通的情况,保障调度终端业务功能的稳定性。
发明人发现,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网线将调度终端与软交换进行连接,出现网口连接不通问题,经排查发现是网口出现问题引起的,导致调度终端无法向软交换发起注册,无法实现调度终端业务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实现调度终端双网口自动检测和切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快速的检测到主用网口如果出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进行切换到备用网口,完成调度终端向软交换发起的注册流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调度终端的基本呼叫和业务功能,提高调度终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调度终端双网口自动检测和自动切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度终端系统正常启动后,在其内存中创建4个全局变量;所述的4个全局变量分别是网口1使能状态值、网口2使能状态值、网卡实际状态值和自动切换的标志位;
(2)调度终端系统进行初始化,将网口1和网口2的状态设置为未使能状态,其使能状态值设置为0,并将网口1和网口2的状态上报客户端,同时将自动切换的标志位设置为1,系统默认为网口自动切换模式;
(3)调度终端系统工作后,将网口1默认为可用状态,读取网卡实际状态值,并将网卡实际状态值赋给网口1使能状态值,判断网口1使能状态值,如果网口1使能状态值1,则表示网口1可用,网口1处于使能状态,网口2处于未使能状态,并将网口1和网口2的状态上报客户端,进入步骤(5);如果网口1使能状态值为0,则表示网口1不可用,进入步骤(4);
(4)自动切换到网口2,如果网口2不可用,则网口1和网口2之间来回切换设定次数,如果检测到有一方网口可用,则进入步骤(5),如果切换设定次数后仍无网口可用,则将网口1和网口2的状态上报客户端,结束本流程;
(5)开启一个循环驱动定时器;
(6)循环驱动定时器时超后,判断自动切换的标志位是否为1;如果自动切换的标志位值为1,则表示自动切换处于有效,进入步骤(7);否则自动切换功能处于无效状态,循环步骤(6);
(7)判断网卡实际状态值,如果网卡实际状态值为0,则表示网口1或者网口2状态出现问题,进入步骤(8);如果网卡实际状态值为1,则表示网口1或者网口2状态未出现问题,进入步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3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