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煤矿井巷建设地下油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6200.X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锋;董擎;孙维吉;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7/16 | 分类号: | E21F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煤矿 建设 地下 油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废弃井巷的地下油库建设方法,包括收集煤田地质勘探、巷道开拓、煤层开采期间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筒和巷道中岩层、断层、裂隙的分布特征;测定井筒和巷道穿过不同岩性岩层的油渗特性,判断岩层是否具本储油条件;对断层、裂隙及高渗透煤岩层进行堵漏,防止储油泄露。在胶带大巷内建造密闭,将胶带大巷隔离成200~300米长度不等的油库硐室;通过改造主井的底部和井口,使主井成为一个完整的油库井;对废弃矿井中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使其满足油库的消防、通风和给排水功能的需求。本发明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建成的地下油库具有隐蔽性,安全性,战略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油库建设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煤矿井巷建设地下油库的方法,属于废弃煤矿地下空间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矿山经过长期开采,资源逐渐萎缩和枯竭。矿井废弃后保存完好的井筒、轨道大巷、胶带大巷等是不可多得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专利CN 107119710A公开了一种基于废弃矿井的地下城市建设方法,专利CN 107676132A公开了一种老废弃矿井放置废弃混凝土及封存二氧化碳的方法。这说明将废弃矿井的地下空间资源加以利用,可提高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8年中国的石油储备远不足90天,应对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情况较发达国家弱。目前我国建成的镇海、舟山、大连、黄岛等石油储备基地均位于沿海地区,纵深较短,战时极易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废弃矿井的井巷空间达十几万立方米,将废弃井巷改造成地下油库是一种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方法。一些矿井距离机场距离很近,例如峰峰矿区距离邯郸机场仅二十多千米,平顶山矿区距离某军用机场仅十几千米,将废弃矿井改造成储存航空燃油的油库,隐蔽性好,能经受和抗御武器的破坏,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此外部分废弃矿井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改造成储备原油、成品油的油库后,可供周围的石油化工企业使用或者成为国家石油资源储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废弃煤矿井巷建设地下油库的方法,以提高国家原油、成品油的储备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煤矿井巷建设地下油库的方法,该发明不仅可以解决我国目前部分矿井资源逐渐萎缩和枯竭,大量煤矿被废弃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原油、成品油等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弃井巷的地下油库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煤田地质勘探、巷道开拓、煤层开采期间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筒和巷道中岩层、断层、裂隙的分布特征;
b)测定井筒和巷道穿过不同岩性岩层的油渗特性,根据测试结果判断井筒和巷道内各岩层是否具备储油条件;对于局部不具备储油条件的井筒和巷道内岩层,采用不同封堵方法进行密封,使其达到储油的条件;
c)将地下油库改造过程中需要的材料通过废弃矿井的副井和轨道大巷运输到施工位置。在胶带大巷内建造密闭,密闭将胶带大巷隔离成长度200~300m的油库硐室,油库硐室与油库硐室之间留设有一定的安全间距,在建造密闭时埋设进油管路、出油管路、排气管路;
d)在主井的底部安装上进油管路一、出油管路一,采用注浆的方式封堵主井的底部,将主井与胶带大巷隔开,使主井改造成一个独立的储油井;
e)对废弃矿井中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使其满足油库的消防、通风和给排水功能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不同岩性岩层的油渗特性的测定需结合岩层的埋深,测定过程中要对试样施加等同于埋深的围岩应力;
所述油渗特性测定采用的介质要与该地下油库存储油相同;
所述的封堵方法根据储油的特性、裂隙、断层、岩层的特性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工学院,未经安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