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杆热形变自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4376.1 | 申请日: | 201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1 | 分类号: | G05B19/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杆热 形变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杆热形变自校正方法,涉及丝杆传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丝杆热形变修正方式使用相对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建立热形变自校正系统;S2、数据获取,其包括S21、为补偿算法预补充赋值判断用参数用作补偿计算;S22、数控计算机通过检测装置检测丝杆的形变量,获取实际检测值;S3、补偿计算,其包括数控计算机通过校正软体根据实际检测值计算得到丝杆的实际补偿值;S4、校正执行,其包括数控计算机根据实际补偿值、丝杆坐标参数以及加工参数计算并输出校正后控制参数,数控计算机根据校正后的控制参数控制丝杆传动机构动作。本发明可以相对高效和便捷的减小丝杆热形变带来的加工误差,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杆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丝杆热形变自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的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制造业上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丝杆传动精度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丝杆在传动过程中摩擦生热或受加工环境温度影响,会导致丝杆在轴向上发生膨胀拉伸,使得机床加工精度下降。
公开号为CN205380496U的专利:一种丝杆预拉伸结构,包括电机、电机座、联轴器、丝杆、丝杆前支座组件、丝杆后支座组件,丝杆水平安装于丝杆前支座组件与丝杆后支座组件之间,电机水平安装于电机座上,电机输出轴与丝杆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丝杆后支座组件包括调整垫、轴承座、隔套、轴承前端盖、锁紧螺母、轴承、中间内隔套、中间外隔套、轴承后端盖。调整垫安装在轴承座与轴承后端盖间,轴承安装在丝杆两侧,且两组轴承安装在中间内隔套和中间外隔套两侧,轴承两端还安装有隔套。
用隔套与轴承前端盖将轴承一端内外圈固定,另一端采用轴承后端盖将轴承外圈固定,轴承内圈采用锁紧螺母锁紧,达到预紧拉伸作用,使轴承内外圈受力均衡,保证轴承使用寿命;预紧拉伸量由调整垫来控制,使丝杆拉伸量得以量化控制,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的丝杆预拉伸量。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小因升温对丝杆传动精度的影响,但是依赖于人工手动调整和维修,导致使用相对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杆热形变自校正方法,其可以相对高效和便捷的减小丝杆热形变带来的加工误差,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丝杆热形变自校正方法,包括:
S1、建立热形变自校正系统,其包括:S11、选择检测装置并安装其至丝杆传动机构所在的机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丝杆热形变量并输出实际检测值;S12、将检测装置和机床的数控计算机连接;S13、在数控计算机内安装基于补偿算法的校正软体;
S2、数据获取,其包括S21、为补偿算法预补充赋值判断用参数用作补偿计算;S22、数控计算机通过检测装置检测丝杆的形变量,获取实际检测值;
S3、补偿计算,其包括数控计算机通过校正软体根据实际检测值计算得到丝杆的实际补偿值;
S4、校正执行,其包括数控计算机根据实际补偿值、丝杆坐标参数以及加工参数计算并输出校正后控制参数,数控计算机根据校正后的控制参数控制丝杆传动机构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检测丝杆热形变量,利用校正软体根据其计算出丝杆的实际补偿值,再根据其自动校正控制参数,即校正丝杆传动机构的动作,减小丝杆热形变带来的加工误差;由于此时不必在人工手动调整等,所以使用相对便捷和高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S11还包括检测装置的探测点落在丝杆的某一径向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丝杆的轴向变化量;因为丝杆轴向形变会导致按照原有加工参数操作时出现丝杆传动机构进给量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4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纱长计算的大圆机伺服送纱方法、系统及大圆机
-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驱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