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0722.9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4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2 | 分类号: | A62D1/02;C09K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剂 吸热 火源 制备 环氧树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 三羟甲基乙烷 氯化钾 重量百分比 凹凸棒粉 环境友好 快速灭火 碳酸氢钠 分散性 复燃 降解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属于灭火剂技术领域,该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10%的三羟甲基乙烷、0.8‑4%的环氧树脂、5‑1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1‑3%的碳酸氢钠、0.5‑1.5%的氯化钾、3‑6%的凹凸棒粉、余量水。本发明还公开了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的制备方法。该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可带走火源大量的热能,起到对火源降温的作用,在火源上形成大量泡沫,在降温的同时隔绝火源与外界的接触,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且不易产生复燃的现象;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用原料对人体和环境友好,易于降解,组分间分散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仍然是现代社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最普遍的灾害之一。火灾形成的原因不同,使得扑灭时需要采用相应的灭火方式。灭火方式的选择错误,不但不能有效扑灭火灾,还可能导致火情加剧。目前大多数灭火剂主要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隔绝燃烧,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许多火灾,如锂电池引起的火灾,即使隔绝氧气后仍然可以自身产生活性氧,继续燃烧。因此部分火灾需要在灭火时同步对火源降温。
水基型(水雾)灭火剂是一类常用的灭火剂,可广泛应用于油田、油库、轮船、工厂、商店等场,这类灭火剂在喷射后呈水雾状,可瞬间蒸发火场大量的热量,降低火场温度,抑制热辐射,随后表面活性剂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隔离氧气,降温、隔离双重作用,同时参与灭火,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但是部分火灾现场,火势较大,水蒸气带走的热量有限,不能起到最优的降低火源温度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火源温度的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及其制备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2-10%的三羟甲基乙烷、0.8-4%的环氧树脂、5-1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的椰子油二乙醇酰胺、1-3%的碳酸氢钠、0.5-1.5%的氯化钾、3-6%的凹凸棒粉、余量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羟甲基乙烷与环氧树脂混合,得混合物A,备用;
步骤2、水中加入凹凸棒粉,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二乙醇酰胺、碳酸氢钠合氯化钾,搅拌混合30-90min,得到混合物B;
步骤3、将混合物A加入到混合物B中,搅拌混合2-3h,得到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
其中,三羟甲基乙烷的重量百分比为2-10%,环氧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0.8-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为5-10%,椰子油二乙醇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1-4%,碳酸氢钠的重量百分比为1-3%,氯化钾的重量百分比为0.5-1.5%的,凹凸棒粉的重量百分比为3-6%,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在灭火剂中添加三羟甲基乙烷和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乙烷在86℃左右有固一固相转变,相变焓达161J/g,三羟甲基乙烷与极性较强的环氧树脂形成复合材料,能够呈现类似的固一固转变,可应用于灭火剂的制备,在实际使用中,和泡沫中的水分一同作用可带走火源大量的热能,起到对火源降温的作用,结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二乙醇酰胺和凹凸棒粉等成分产生的泡沫,在火源上形成大量泡沫,在降温的同时隔绝火源与外界的接触,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凹凸棒粉的使用使得即使泡沫逐渐消亡,也能继续附着在火源处,同时由于已对火源降温,不易产生复燃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的原料对人体和环境较友好,易于降解,组分之间分散性较好,所得高分子相变吸热灭火剂在常温常压下,易于储存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一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修工程中预防和控制甲醛污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