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固液弹簧隔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825.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龙;郭锦;王建梅;赵垠录;张正;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B60N2/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液 工程机械座椅 隔振装置 副齿轮 弹簧 啮合 被动齿条 传动齿条 弹簧液压 内部设置 三脚架 上活塞 轴齿轮 主齿轮 三角架 固液混合介质 主齿轮啮合 杠杆原理 杠杆支座 杠杆转动 套筒连接 同轴齿轮 同轴传动 同轴连接 转动连接 活塞缸 上端盖 振动力 滑轮 隔振 耗散 套筒 压杆 座椅 放大 杠杆 驱动 | ||
本发明属于隔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固液弹簧隔振装置,上端盖通过外壳与上活塞套筒连接,上活塞套筒的中部偏上处连接有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和主齿轮啮合,主齿轮和副齿轮啮合,副齿轮和同轴齿轮同轴传动,同轴齿轮与被动齿条啮合,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三脚架,主齿轮固定在三角架上,副齿轮和同轴齿轮同轴连接在三脚架上,被动齿条与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杠杆转动连接有杠杆支座,活塞缸的内部设置有固液弹簧液压腔,固液弹簧液压腔的内部装有固液混合介质,滑轮设置在直压杆的一端。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将座椅处较小的振动力放大到临界值以上,进而驱动固液弹簧发挥振动耗散功效。本发明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隔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固液弹簧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工程机械具有极强的越野通过性能,适用于雪地、沙漠、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环境,在应急救援、极地科考和国防运输等军民快速机动建设领域广泛应用。由于作业环境恶劣,行驶路况复杂,且行走速度快,导致车身振动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驾驶室座椅振动是影响驾驶员及乘员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经测试发现,该类车辆座椅不舒适区域由低频冲击型振动所致,传统线性弹簧-阻尼隔振器则存在低固有频率和小静变形的矛盾,对此类振动的耗散能力较差,不满足车辆座椅的舒适性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隔振能力强、刚度特性可调的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固液弹簧隔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高速工程机械座椅的固液弹簧隔振装置,包括外壳、齿轮齿条机构、杠杆机构、隔振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通过外壳与上活塞套筒连接,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传动齿条、被动齿条、主齿轮、副齿轮和同轴齿轮,所述上活塞套筒的中部偏上处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和主齿轮啮合,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啮合,所述副齿轮和同轴齿轮同轴传动,所述同轴齿轮与被动齿条啮合,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三脚架,主齿轮固定在三角架上,副齿轮和同轴齿轮同轴连接固定在三脚架上,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和杠杆支座,所述被动齿条与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杠杆转动连接有杠杆支座,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下活塞推杆转动连接,所述隔振机构包括下活塞、上活塞、活塞缸,所述下活塞推杆与下活塞连接,所述上活塞套筒的底部连接有上活塞,所述下活塞和上活塞分别连接在活塞缸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活塞缸通过撑杆固定,所述活塞缸的内部设置有固液弹簧液压腔,所述固液弹簧液压腔的内部装有固液混合介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直压杆和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直压杆的一端。
所述固液混合介质为疏液纳米多孔材料颗粒及其相应的非浸润液体。
所述被动齿条和杠杆上均设置有轴销,所述轴销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杠杆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杠杆支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口可以和卡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口至少有两个。
所述连接口均设置在杠杆的中部偏向活塞缸的位置。
所述三脚架上设有圆孔。
所述齿轮齿条机构、杠杆机构、限位机构分别设置有三组,且每组机构之间的夹角为1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改变齿轮齿条及杠杆机构的放大比例,可以调节获得的所需压力,以适应不同载荷区间隔振需求;
2、通过调节固液弹簧参数(疏液纳米多孔材料颗粒的数量和材料及其相应的非浸润液体),可获得不同的非线性刚度-阻尼特性,进而实现振动耗散能力的匹配。
3、本发明的固液混合介质(例如:纳米多孔硅胶颗粒+水溶液),具有性能稳定、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排座椅的坐垫翻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座椅的加热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