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及由该方法加工出的实心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1953.3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标;邱晨;黄齐学;黄亮;陈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标 |
主分类号: | B29D30/02 | 分类号: | B29D30/02;B60C7/00;B60C11/03;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牟应龙 |
地址: | 432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轮胎 胶粒 轮胎 加工 抓地力 硫化 胚体 模具 卷绕成型 硫化处理 轮胎成型 轮胎加工 轮胎胶粒 轮胎硫化 轮胎内部 成型机 硫化机 婴儿车 支撑力 放入 混炼 密炼 制作 颠簸 保证 | ||
1.一种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胶粒制作:将轮胎胶粒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在密炼生产线上进行混炼处理,从而得到所需的胶粒,胶粒的种类为N,N为整数且N≥2;
S2、轮胎成型:通过成型机将胶粒卷绕成型,得到待硫化的实心轮胎胚体;
S3、轮胎硫化:将所述实心轮胎胚体放入模具内,并将模具放置在硫化机内进行硫化,形成实心轮胎;
硫化处理后的轮胎外侧硬度小于内侧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的硫化温度为150-165度,硫化时间为750-81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包括至少两种,分别为内胆胶粒和外层胶粒,其中所述内胆胶粒用于制作所述实心轮胎的内芯,所述外层胶粒包裹在所述内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胶粒包括中心胶粒和接地胶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需先对所述内胆胶粒进行加工,待其成型后,再对所述中心胶粒和所述接地胶粒依次加工包裹在所述内芯外侧;或所述中心胶粒和所述接地胶粒混合加工并包裹在所述内芯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需将所有的所述胶粒混合进入成型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二次硫化:将经S3步骤处理得到的轮胎放入硫化机内进行二次硫化处理,硫化温度160度,硫化时间不少于500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胶粒由聚乙烯20-3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TPR20-30份、偶氮二甲酰胺0.4-1份、DCP0.15-0.3份、氧化锌0.2-0.3份、硬脂酸0.2-0.4份、硬脂酸锌0.3-0.8、稳定剂0.4-0.6、黑色母粒6-10份混合后加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胶粒由5120号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聚烯烃弹性体6-10份、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6-10份、330号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乙丙橡胶2-6份、苯乙烯4-6份、氧化锌0.6-0.8份、硬脂酸锌0.4-0.6份、聚乙烯4-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4-6份、DCP0.4-0.5份、偶氮二甲酰胺0.4-0.9份、滑石粉3-6份、黑色母粒6-10份混合后加工而成;
所述接地胶粒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40份、聚烯烃弹性体15-25份、乙丙橡胶12-20份、天然橡胶20-45份、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0.45-0.55份、偶氮二甲酰胺1-2份、滑石粉8-12份、氧化锌0.6-0.9份、硬脂酸0.45-0.55份、硬脂酸锌0.5-0.9份、炭黑6-10份混合后加工而成。
10.一种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实心轮胎加工方法加工制得,包括内胆和外层,其中所述外层包裹在所述内胆外周侧,从而使所述轮胎形成一双层结构,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层为一体式设置且所述外层的硬度小于所述内胆的硬度;所述外层包括接地面、胎侧和固定侧,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相对设置,所述胎侧位于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之间并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固定侧;所述接地面设置有能够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胎纹,所述胎纹相对于所述接地面的外表面向内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标,未经黄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9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物料导开系统及物料导开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