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2602.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周臻;张庆方;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弦桁架 损伤识别 数据融合 两阶段 指标识别 损伤 引入 | ||
1.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预应力张弦桁架无损和正常使用期间模态数据;
S2:计算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单损伤识别指标;
S3:第一阶段融合,即对所述张弦桁架单损伤识别指标进行指标内的数据融合;
S4:第二阶段融合,即再次利用数据融合准则进行指标间的数据融合,得到最终的所述张弦桁架两阶段融合识别指标;
S5:判断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位置,即将两阶段融合识别指标损伤概率值最大处确认为所述张弦桁架杆件发生损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
S11:获取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无损状态下的各阶模态数据;
S12:获取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使用期间某一检测状态下的各阶模态数据;
S13:构建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使用期间某一检测状态下的各阶损伤识别模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构建的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模态数据优选为前3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S21:基于已知的单损伤识别指标对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的损伤识别效果,确定适合所述预应力张弦桁架的基准损伤识别指标体系,并从中选取至少两种单损伤识别指标用于张弦桁架的损伤识别分析;
S22:依据所选取的单损伤识别指标的特点,选取用于其计算的模态数据,选取至少一阶模态数据组成新的张弦桁架模态数据组;
S23:基于所述新的张弦桁架模态数据组分别计算张弦桁架单损伤识别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
S31:对预应力张弦桁架单损伤识别指标结果进行概率赋值;
S32:利用D-S证据矩阵规则融合基于不同模态数据的同种损伤识别指标,得到预应力张弦桁架各单损伤识别指标的指标内融合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阶段数据融合的预应力张弦桁架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
S41:将步骤S32中计算得到的各损伤识别指标的指标内融合结果作为第二阶段计算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S42:选取D-S证据矩阵规则进行指标间融合,得到张弦桁架最终的两阶段融合识别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6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