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蜥蜴为主的抗肿瘤药物及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2574.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9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强;魏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583 | 分类号: | A61K35/583;A61P35/00;G01N15/14;G01N33/50;G01N33/574;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50004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蜥蜴 为主 肿瘤 药物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肿瘤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及其验证方法,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为蜥蜴尾部;验证方法为采用0.1‑0.5g/ml剂量连续给SD大鼠灌胃7天;制备含药血清,‑20℃冷藏备用;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用酶标仪在490nm波长下测吸光值;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检测相应胃癌细胞株干预后的P53和Sirt1表达水平。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表明蜥蜴尾部干预后胃癌细胞株存活率较低;流式细胞定量分析结果为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总凋亡率为蜥蜴尾部为最大22.9%,优于对照组及其他部位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及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增胃癌人数居世界之首,其死亡率居我国所有癌症死亡率的前三位。在中国,胃癌发病率居男性全身恶性肿瘤第二位,女性第四位。研究表明,病变位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早期胃癌的防治,可使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胃癌患者早期症状隐匿,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和治疗方法,且胃癌前病变及早癌诊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胃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胃癌的诊断、防治和转移抑制即成为临床难点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蜥蜴可“滑窍破血,消水饮阴”。《中药大辞典》亦指出蜥蜴具有破结利水、消瘿散结之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对单味蜥蜴干预胃癌细胞株存活率研究较少。
(2)现有技术对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细胞株存活率研究较少。
(3)现有技术缺乏对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的物质基础的前期研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1)目前有关单味蜥蜴干预胃癌细胞的基础文献研究较少。
(2)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较少。
(3)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的物质基础的前期研究需要的周期较长,需要研究团队的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1)解决单味蜥蜴干预胃癌细胞株存活率研究,可以明确蜥蜴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解决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细胞株存活率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蜥蜴干预胃癌的有效部位,为促进其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3)解决蜥蜴身体不同部位干预胃癌的物质基础的前期研究,可以促进以蜥蜴为主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造福患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及验证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所述以蜥蜴为主的抗肿瘤药物采用密点麻蜥。
进一步,所述对胃癌干预作用的药物为蜥蜴尾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蜥蜴为主的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
先将密点麻蜥采用52度白酒进行清洗三次以净化;将净化后蜥蜴置容器内,喷淋定量的黄酒搅拌均匀,每500克蜥蜴用黄酒50~100克,闷润2~4小时,使酒渗入药材组织内部,再于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翻炒至表面显微黄火色,炒制一般掌握温度140~150℃,时间15~20分钟,取出,摊晾、晾凉制得,以增强药物入血分活血通络、解毒抗癌之效;酒制好后分解为密点麻蜥头部、四肢、躯干、全身及尾部等不同部分,阴凉储藏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