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375.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达红;覃朝科;张静;农泽喜;何娜;张紫峰;全洪波;董丽娟;谷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2 | 分类号: | C02F1/62;C02F1/28;B09C1/08;B09C1/00;C02F103/0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复合材料 土壤和矿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矿物材料 复合材料 配料量 制备 阻隔 浸渍 硅酸盐矿物 环境兼容性 材料混合 多孔结构 运行效率 重量配比 板结 矿物 堵塞 修复 | ||
1.一种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土壤、矿物材料和水制备而成,其中,
土壤和矿物材料的重量配比为6~9:1~4,水的用量为土壤和矿物材料重量之和的1倍以上;
所述的矿物材料为硅酸盐矿物和/或多孔结构矿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土壤和矿物材料重量之和的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盐矿物为选自膨润土、高岭石、蛭石、凹凸棒、海泡石和硅灰石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多孔结构矿物为沸石和/或硅藻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粒度为微米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材料的粒度为微米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粒度为150~1000μm,所述矿物材料的粒度为75~300μm。
7.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按配方称取各原料,然后将配料量的土壤和矿物材料混合均匀,再加入配料量的水,经浸渍后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的时间≥10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的时间为12~48h。
10.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阻隔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矿物复合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