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停车场的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7932.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司马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7B15/0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苗武松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场 身份识别 信息采集 闸门开关 技术方案要点 出口道闸 放行车辆 费用支付 入口道闸 用户等待 采集区 绑定 比对 预设 匹配 后台 扣除 账户 身份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停车场的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涉及停车场费用支付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因需要等待闸门开关而延长进出停车场时间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车辆在入场采集区和入场预设区内时,系统已经对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和身份识别,一旦车辆被识别成功,即可开启入口道闸放行车辆。在车辆驶出停车场时,系统对车辆再次进行信息采集和身份识别,后台匹配该车辆进入停车场时的信息并进行比对,确认身份后开启出口道闸,再计算应付金额,从该车辆绑定的账户中自动扣除相应金额,完成付款。本发明达到了避免用户等待闸门开关时间而提高进出停车场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费用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停车场的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停车场大多都是采用人工缴费模式,司机需取出实体停车卡(一种RFID卡),将实体停车卡靠近停车场管理设备,使其与停车场管理设备保持一定间距(通常在5cm以内)来实现司机身份的识别。一方面,由于实体停车卡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且每台停车场管理设备可容纳的停车场卡数量有限,如司机马虎大意丢失实体停车卡,不仅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更会对其进出停车场造成严重不便;另一方面,实体停车卡在不同司机之间循环使用,可能带来卫生问题,势必对部分有洁癖的司机造成困扰
申请号为CN201710303956.2的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信支付的停车场无人值守计时收费系统,其包括入口感应线圈、入口道闸、入口识别显示一体机、出口感应线圈、出口道闸、出口识别显示一体机;它还包括应用服务器、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支付服务器、手机APP;所述入口识别显示一体机和出口识别显示一体机均通过导线连接到局域网交换机;局域网交换机通过导线连接到应用服务器和路由器;路由器和支付服务器之间网络连接;支付服务器和手机APP之间网络连接,该专利通过车牌识别核算停车费,手机APP用于将微信和车牌绑定,支付服务器将停车费发送至手机APP,用手机微信支付停车费,无需人员值守。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案虽然解决了人工缴费带来的成本和洁癖问题,但是由于该收费系统设置有入口道闸和出口道闸,在车辆进出停车场过程中,往往需要等待入口道闸和出口道闸进行开闸动作后方可进出停车场,从而延长了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时间,降低了车辆进出停车场效率,该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停车场的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其具有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因需要等待闸门开关而延长进出停车场时间缺陷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停车场的无感支付方法,包括:
当车辆行驶至入场采集区内时,通过摄像头采集入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所述入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上传至云端并添加在入库数据列表内;
在车辆继续行驶至入场预设区内时,在云端将入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与云端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存在匹配成功的车辆,若存在,则在所述入库数据列表内入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的对应位置处生成标记一;
在所述入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上传至云端后,即开启入口道闸放行车辆,同时将此刻时间记录至所述入库数据列表内作为入库时间;
在车辆即将驶出停车场时,经过出场采集区,通过摄像头采集出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出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上传至云端;
在车辆继续行驶至出场预设区内时,将所述出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与入库数据列表对比;
若出场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与入库数据列表匹配时,开启出口道闸放行车辆,同时将此刻时间作为出库时间,计算出库时间与入库时间的时间间隔和应付金额;
对车辆绑定的账户进行自动扣款,删除入库数据列表内的该车辆对应的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