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激发无衍生物的稀土合金负氧离子释放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7549.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叶向阳;叶向东;山野井昇;熊有正;姚鼎山;乔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儿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黄晓燕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激发 衍生物 稀土 合金 离子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激发无衍生物的稀土合金负氧离子释放簇。包括簇丝和用于固定簇丝的双股拧合柄体,柄体连接负离子发生器,且柄体和簇丝均由加入稀土的银、铜、矾、锂合金制成。不仅保证了实现大剂量负离子释放的放电尖端细丝数量,而且无臭氧等衍生物产生,克服了传统负离子释放电极激发电压、高难清理的弊端,螺旋状的簇头电极在负离子脱离细丝尖端后,因为带电粒子异性推斥原理,层层推动负离子前进,形成负离子螺旋波,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扩大了负离子的覆盖半径和提高了负离子的穿透动能,形成室内负离子浴环境,为都市人在室内营造负氧离子浴疗养环境,回归大自然,改善机体健康,提高自愈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组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压激发无衍生物的稀土合金负氧离子释放簇。
背景技术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电极,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能量适中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实验研究表明: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有源负离子生成设备一般都是通过高压激发电极尖端放电,研究表明激发电压越高,尖端数量越多,负离子释放浓度就越高;尖端曲率半径越小、尖端电导率越小,越利于电离子的析出和释放,但太高的激发电压会导致臭氧及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和造成环境静电污染。钢针、钨钢针等金属制造的放电尖端除本身电阻较大外还有就是模量和强度不够,如果曲率半径太小就容易损坏和钝化。
钢针、钨钢针以及普通碳纤维等材料的负离子释放电极由于本身电阻较大,要使负离子发生器生成较多剂量的空气负离子需要采用比较高的释放电压,成本高,危险系数高,同时在产生较高剂量负离子的同时也有很多衍生产物如臭氧、氮氧化物、电磁波以及静电的污染产生。
新近报道出来市场也有采用富勒烯材料作为负离子释放电极的技术,由于富勒烯具有超导的特性,电阻几乎等于零,能有效的克服上述不足,但富勒烯价格贵,成本高,不利于普通产品的应用推广,且用富勒烯做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电极是由上万根头发丝状的细丝尖端聚合成束的,因为空气负离子具有优异的降尘作用,所以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尖端上容易附着上超细微尘,由若干细丝构成的富勒烯释放电极上附着上灰尘后不仅难以打理,且增加富勒烯释放电极的电阻,降低的导电性能,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不清理就会有臭氧,氮氧化物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压激发无衍生物的稀土合金负氧离子释放簇,在尽量不大幅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负离子释放的稳定性、高效性和耐用性,而且无臭氧和氮氧化合物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压激发无衍生物的稀土合金负氧离子释放簇,包括簇丝和用于固定簇丝的柄体,所述柄体由若干股柄丝拧合而成,所述簇丝固定在柄丝间隙内,所述柄体连接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柄体由双股柄丝拧合,呈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双股柄丝由一根柄丝对折后拧合制成,柄丝的折叠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其特征是,所述柄体由加入稀土元素的银铜合金制成,所述银铜合金中还包括矾元素和锂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银铜合金中银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银60%~80%,铜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儿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贝儿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