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快充协议的固件升级控制方法、系统及控制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6476.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丘恒良;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协议 升级 控制 方法 系统 终端 | ||
1.一种面向快充协议的固件升级控制方法,该固件升级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从机设备接收主机传输的固件以实现固件升级;从机设备包括从机转换开关,从机设备与主机之间通过数据线缆连接;从机转换开关包括USB功能的正负极数据引脚和用于I2C协议的串行总线引脚;数据线缆的对应连接接口包括预设正负数据引脚;其特征在于,从机设备包括充电适配器,从机设备为支持BC1.2协议的快充设备;该固件升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从机设备接受到主机发送的升级握手命令后,控制从机设备中的USB功能的正负极数据引脚连接到数据线缆的接口上的预设正负数据引脚;
步骤S2、根据升级握手命令控制从机设备设置检测标志位;
步骤S3、根据从机设备设置的检测标志位,控制从机转换开关来将数据线缆的接口上的预设正负数据引脚切换连接到从机设备中的用于I2C协议的串行总线引脚;
步骤S4、根据从机设备设置的检测标志位,控制从机设备通过I2C协议接收主机发送的待升级的固件,并更新从机设备上一次接收的固件;
步骤S5、根据待升级的固件在从机设备内部的更新情况,控制从机设备改变相应的检测标志位,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步骤S6、当从机设备确认接收到主机发送的升级完成命令时,清空相应的检测标志位,完成从机设备的固件升级更新,然后通过从机转换开关控制数据线缆的接口上的预设正负数据引脚切换回与从机设备中的USB功能的正负极数据引脚连接;
所述检测标志位包括更新结束标志位和更新开始标志位;
其中,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根据从机设备设置的检测标志位,控制从机设备通过I2C协议接收主机发送的待升级的固件的具体方法包括:
更新结束标志位为真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执行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操作;
更新结束标志位为零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当前继续接收待升级的固件;
更新开始标志位为真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用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上一次接收的固件;
更新开始标志位为零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继续执行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操作;
所述步骤S5中的所述根据待升级的固件在从机设备内部的更新情况,控制从机设备改变相应的检测标志位的具体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从机设备是否已经用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上一次接收的固件,是则控制所述从机设备将更新结束标志位置为真,否则更新结束标志位置为零;
判断所述从机设备是否已经用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上一次接收的固件,是则控制所述从机设备将更新开始标志位置为零,否则更新开始标志位置为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件升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结束标志位为真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进入用户程序区内执行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操作;
所述更新结束标志位为零时,控制所述从机设备进入应用程序区内,并用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上一次接收的固件;
其中,用户程序区和应用程序区是所述从机设备内部存储固件的代码区;所述从机设备在应用程序区内利用所述从机设备与所述主机连接的信道来获取待升级的固件,然后控制所述从机设备利用应用程序区内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用户程序区上一次接收处理的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件升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从机设备接收到所述主机发送的升级握手命令,且进入所述用户程序区执行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操作的过程中,控制所述从机设备中的USB功能的正负极数据引脚通过所述数据线缆的接口上的预设正负数据引脚与所述主机中的USB功能的正负极数据引脚对应连接;其中,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操作是所述用户程序区内当前的固件对应的功能操作;
当所述从机设备接收到所述主机发送的升级握手命令,且在所述应用程序区内用当前接收的待升级的固件更新上一次接收的固件的过程中,控制所述从机设备中用于I2C协议的串行总线引脚通过所述数据线缆的接口上的预设正负数据引脚与所述主机中的用于I2C协议的串行总线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4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