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纱自动停喂和复喂的驱动机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6258.4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章景会;朱光华;王冲;曾天亮;查国庆;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0 | 分类号: | D01H1/2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驱动 机构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粗纱自动停喂和复喂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1)、带有拨动臂(201)的拨动装置(2)、铲纱控制器(3),其中,拨动装置(2)和转轴(1)固定连接,铲纱控制器(3)包括设有中空槽的基体(301)、停喂装置(302)和复喂装置(303),转轴(1)穿过中空槽,拨动装置(2)靠近基体(301)表面;停喂装置(302)和复喂装置(303)分别位于基体(301)上,且停喂装置(302)和复喂装置(303)可与拨动臂(201)适配,使得铲纱控制器(3)移动;使用时,铲纱控制器(3)可移动连接在外部固定件上;
当停喂装置(302)和拨动臂(201)接触时,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停喂装置(302)移动,实现停喂;当复喂装置(303)和拨动臂(201)接触时,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复喂装置(303)移动,实现复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自动停喂和复喂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臂(201)为三个或者四个,且沿拨动装置(2)周向均匀分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自动停喂和复喂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喂装置(302)包括停喂驱动器和停喂碰杆,停喂驱动器和停喂碰杆连接,基体(301)上设有第一通孔,停喂碰杆可穿过第一通孔;当需要实现停喂功能时,停喂驱动器驱动停喂碰杆移动,伸出基体(301)的第一通孔;当拨动臂(201)随转轴(1)转动时,一个拨动臂(201)和停喂碰杆接触,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停喂碰杆移动,进而实现停喂功能;
所述复喂装置(303)包括复喂驱动器和复喂碰杆,复喂驱动器和复喂碰杆连接,基体(301)上设有第二通孔,停喂碰杆可穿过第二通孔;当需要实现复喂功能时,复喂驱动器驱动复喂碰杆移动,伸出基体(301)的第二通孔;当拨动臂(201)随转轴(1)转动时,一个拨动臂(201)和复喂碰杆接触,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复喂碰杆移动,进而实现复喂功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自动停喂和复喂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喂装置(302)包括停喂驱动电磁铁(3021)、第一复位装置,以及支点固定在基体(301)上的停喂旋转件(3022),停喂驱动电磁铁(3021)和停喂旋转件(3022)位于基体(301)底面;基体(301)上设有停喂空槽(3011),停喂旋转件(3022)上设有停喂碰件(3023),停喂碰件(3023)伸出停喂空槽(3011);第一复位装置用于使旋转后的停喂旋转件(3022)复位至初始位置;当系统接收到停喂信号时,停喂驱动电磁铁(3021)处于通电状态,利用停喂驱动电磁铁(3021)产生的电磁场,吸引停喂碰件(3023);停喂碰件(3023)向停喂驱动电磁铁(3021)靠近,当停喂碰件(3023)位于拨动臂(201)之间时,拨动臂(201)在旋转过程中,一个拨动臂(201)和停喂碰件(3023)接触,并对停喂碰件(3023)施加作用力,使得停喂装置(302)移动,实现停喂功能;
所述复喂装置(303)包括复喂驱动电磁铁(3031)、第二复位装置,以及支点固定在基体(301)上的复喂旋转件(3032),复喂驱动电磁铁(3031)和复喂旋转件(3032)位于基体(301)底面;基体(301)上设有复喂空槽(3012),复喂旋转件(3032)上设有复喂碰件(3033),复喂碰件(3033)伸出复喂空槽(3012);第二复位装置用于使旋转后的复喂旋转件(3032)复位至初始位置;当系统接收到复喂信号时,复喂驱动电磁铁(3031)处于通电状态,利用复喂驱动电磁铁(3031)产生的电磁场,吸引复喂碰件(3033);复喂碰件(3033)向复喂驱动电磁铁(3031)靠近,当复喂碰件(3033)位于拨动臂(201)之间时,拨动臂(201)在旋转过程中,一个拨动臂(201)和复喂碰件(3033)接触,并对复喂碰件(3033)施加作用力,使得复喂装置(303)移动,实现复喂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2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存储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扇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