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Unity3D生命周期的智能消息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2425.8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林琛;侯玮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21/57 |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 地址: | 3502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unity3d 生命周期 智能 消息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Unity3D生命周期的智能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操作系统中定义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MessageManager对象、MessageTerminalAdapter组件、MessageTerminal对象、以及MessageArgs对象;所述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为:操作系统消息的入口,将用户与具体逻辑隔离开,并提供接口;所述MessageManager对象为:操作系统消息的逻辑代码放置的位置,具有消息终端对象池、消息注册、消息发送、消息注销、消息终端注销的接口;所述MessageTerminalAdapter组件为:消息终端适配器,即Unity的MonoBehaviour类的生命周期代码存储在消息终端适配器;所述MessageTerminal对象为:消息终端的缓存数据与逻辑存放位置;所述MessageArgs对象为:可变的消息参数;将定义的对象均继承Unity的MonoBehavior类并重写对应的生命周期,通过定义的对象在唤醒时申请消息终端,在开启时注册监听消息,在销毁时注销监听与返还消息终端,从而实现消息管理;所述通过定义的对象在唤醒时申请消息终端具体为:消息终端使用者在唤醒时添加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到消息终端使用者上;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向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申请一个MessageTerminal对象;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从MessageTerminal对象池中抛出一个出来数据,返回给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nity3D生命周期的智能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义的对象在开启时注册监听消息具体为:消息终端使用者在开启中使用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添加对应消息的监听;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调用MessageTerminal对象注册接口注册消息;MessageTerminal对象将消息回调缓存下来,并调用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在消息终端注册接口注册消息类型与消息终端的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nity3D生命周期的智能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消息发送流程即:发送者调用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的消息发送接口;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内的MessageManager对象遍历缓存的消息类型与消息终端的映射,找到需要通知的消息终端;消息终端收到消息后,在消息终端中的消息与回调的映射中,找到对应的回调,判断这个消息终端是否在激活状态,若在激活状态则传递所需的参数,完成消息发送,不在激活状态则不触发回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Unity3D生命周期的智能消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定义的对象在销毁时注销监听与返还消息终端具体为:消息终端使用者的游戏对象被销毁,MessageTerminalAdapater组件的销毁被调用,触发MessageTerminal对象调用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移除终端监听接口;MessageSystemFacade对象内的MessageManager对象遍历缓存的消息类型与消息终端的映射,移除所有消息中对应终端的监听,同时将终端放回对象池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天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4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