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采煤机滚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9002.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刘思远;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25/10 | 分类号: | E21C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王雪飞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法兰盘 组合滚筒 螺纹孔 紧固 销孔 分体式采煤机 焊接 采煤机滚筒 工作现场 客观条件 螺纹连接 组装过程 分体式 紧固性 销连接 原有的 井下 应用 运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采煤机滚筒,包括组成采煤机滚筒的法兰盘和分体滚筒,法兰盘与分体滚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与销连接的方式紧固与定位;法兰盘上的螺纹孔与销孔与被连接的分体滚筒上的螺纹孔和销孔相对应。本发明利用螺纹孔进行紧固和利用销孔进行紧固与定位,通过法兰盘将若干个分体滚筒连接成一组合滚筒,保证其连接的准确性、紧固性以及可靠性,得到的组合滚筒与原有的大型滚筒在结构强度、几何尺寸等方面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组合滚筒代替原有大型滚筒完成工作,组装过程中不需要焊接,解决了原有分体式滚筒需要利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受到井下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应用,同时,解决了大型滚筒无法向工作现场进行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煤机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采煤机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采煤机滚筒是采煤机不可缺少的装备,由于采煤机滚筒体积庞大,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很难保证滚筒可以顺利运输到井下,原有的分体式采煤机滚筒拼装过程需在井下进行焊接,而在井下使用明火极易导致爆炸等安全事故同时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所以煤矿井下不能采用焊接式分体滚筒。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分体式采煤机滚筒,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采煤机滚筒,通过法兰盘将各个分体滚筒固定最终实现整体运动,以完成采煤机的工作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采煤机滚筒,包括组成采煤机滚筒的法兰盘和分体滚筒,所述法兰盘与分体滚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与销连接的方式紧固与定位;
所述法兰盘上的螺纹孔与销孔与被连接的分体滚筒上的螺纹孔和销孔相对应。
由上,利用螺纹孔进行紧固和利用销孔进行紧固与定位,通过法兰盘将若干个分体滚筒连接成一组合滚筒,得到的组合滚筒与原有的大型滚筒在结构强度、几何尺寸等方面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组装过程中不需要焊接,装配工作中也不会出现明火,分体滚筒根据实际工程现场的井巷条件、煤岩强度等多方面进行生产,可以满足运输与工作等方面的实际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包括安装在所述分体滚筒上方的前端法兰盘、安装在所述分体滚筒下方的底部法兰盘;
所述前端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上均设有穿过法兰盘盘体且平行于法兰盘盘体中心轴线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前端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上与所述分体滚筒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向法兰盘盘体的中心延伸的半个销孔;
所述分体滚筒的两面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前端法兰盘和底部法兰盘上的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分体滚筒的两面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半个销孔构成整个销孔的另半个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滚筒为多个,单个分体滚筒的两边缘上具有四分之一销孔,相邻的两个分体滚筒拼接在一起时,所述四分之一销孔构成所述另半个销孔。
可选的,所述销孔为锥形孔,经由圆锥销过盈配合固定在所述锥形孔内将所述法兰盘与分体滚筒紧固与定位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分体滚筒的内部设有流道。
可选的,所述底部法兰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开口,用于保证电动机的电机轴与组合后的滚筒实现联接传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