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网水力工况系统的仿真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8794.X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夏;沈玉龙;左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50/06;G06F119/08;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张捷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工况 系统 仿真 优化 | ||
1.一种热网水力工况系统的仿真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用户模块、热交换模块和供热站模块,其中,
所述热用户模块,用于获取若干热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并根据所有所述室内温度数据得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并将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传送至所述热交换模块;
所述热交换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和转换温度值之间的关系,若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小于所述转换温度值,则调节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至舒适室温,若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大于所述转换温度值,则调节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至所述转换温度值;
所述供热站模块,用于加热以及将加热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热交换模块传送至所述热用户模块;
所述供热站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和设定值之间的关系,若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大于所述设定值,则停止加热,若所述平均室内温度数据小于所述设定值,则进行加热,并通过所述热交换模块将加热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站传送至所述热用户模块;
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01)、第二热交换器(102)、第一加压模块和第二加压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热站模块,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压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热用户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转换完成的水的温度的值即为转换温度值;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三端通过管道(103)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一端;
所述热用户模块包括若干热用户仿真模块(201)、若干管路模块(202)和平均值模块(203),其中,每个所述热用户仿真模块(201)对应连接一所述管路模块(202),每个所述管路模块(202)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四端和所述第二加压模块的第二端,且所有所述热用户仿真模块(201)同时连接所述平均值模块(203),所述平均值模块(203)连接于所述供热站模块;
所述供热站模块包括控制模块(301)和加热模块(302),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301)连接于所述平均值模块(203),还连接于加热模块(302),所述加热模块(302)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模块包括第一水流速度模拟模块(104)、第一信号转换模块(105)和第一水泵(106),其中,
所述第一水流速度模拟模块(104)、所述第一信号转换模块(105)和所述第一水泵(106)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06)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水泵(106)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压模块包括第二水流速度模拟模块(107)、第二信号转换模块(108)和第二水泵(109),其中,
所述第二水流速度模拟模块(107)、所述第二信号转换模块(108)和所述第二水泵(109)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09)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2)的第三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块还包括燃气搅拌蓄能器(110),其中,
所述燃气搅拌蓄能器( 110) 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1)的第三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7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