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9301.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涂强;张友明;武玉侠;陈汉娜;徐佳莹;边志龙;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03;C12P7/58;A01N63/27;A01P1/00;A01P3/00;C12R1/39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马千会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假单胞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及其用。一种荧光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分类命名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荧光假单胞菌菌株及其用。
背景技术
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应用母本融合,定向筛选特定表型特征改变的突变体的技术,利用其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跨越种属的界限,使目的性状得以提高,具有其它育种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这项技术是从分子定向进化向基因组水平的扩展延伸,将遗传改造与修饰从单个基因扩展到整个基因组,在更广泛、宏观的范围内对菌种的目的性状进行组合。这项技术类似于在非有性生殖的原核生物中构建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的遗传物质交流方式,这样,通过多轮的随机重组可以快速、高效地选育出表型得到明显改进的菌种。
荧光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我国农业部已将其列为可注册登记的微生物农药和肥料品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对植物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如碎倒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资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相关基因导入到荧光假单胞菌中,就形成了具有生防功能的良好微生物农用菌株。
2-酮基-D-葡萄糖酸(2-keto-D-gluconic acid,2KGA)是采用细菌发酵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有机酸之一,主要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Erythorbic acid, EA)及D-异抗坏血酸钠(Sodium erythorbate,EN)的合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对食品抗氧化剂EN及EA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其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2KGA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生产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agens与农业中的生防假单胞菌Pseudomonasprotegens CHA0亲缘关系较近,但是由于长期没有合适的处理方式,菌体只能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理,即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荧光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既具有农业生防作用,又可以用于工业生产2KGA,使2KGA产生菌废物利用,即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分类命名为
进一步的,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是生防假单胞菌C3和荧光假单胞菌V的融合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的16S rRNA序列如SEQ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的用途,用于生产 2-酮基葡萄糖酸,发酵液离心后的菌体用于制作生防菌剂。
本发明的荧光假单胞菌菌株zc-C3-V,不仅能够产生2-酮基葡萄糖酸,发酵后的菌体可以回收后制作成生防菌剂,一方面避免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资源实现废物再利用,创造新的价值,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荧光假单胞菌V原生质体分别用水和SMM稀释106涂布平板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德州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9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