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速干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8927.7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先明;潘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护神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44 | 分类号: | D06M13/44;D06M11/60;D06M11/50;D06M11/38;D06M15/56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阻燃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速干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阻燃整理液;b)织物在阻燃整理液中进行浸轧;c)烘干浸轧后的织物;d)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氨熏;e)对氨熏后的织物进行氧化;f)对氧化后的织物进行水洗;g)对水洗后的织物进行烘筒烘干;h)将烘干后的织物在吸湿速干剂中浸轧整理;i)吸湿速干剂浸轧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拉幅机烘干;j)烘干后的织物进行烘焙。该方法所制得的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具有吸湿速干性能,满足了人们对多功能织物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纺织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湿速干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主要表现在: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手感柔软;冬季保暖性好、夏季透气凉爽,因而棉织物成为最常用的面料之一。然而由于棉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值仅为17-19%,属于易燃纤维,且具有较大的助燃性,这限制了棉织物的应用范围;并且由于纺织品易燃而造成的小火源蔓延成灾,从而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频发,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室内火灾的发生是由纺织品引起的。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显得极为必要。
目前棉织物常用的阻燃剂以卤素类、含氟类和有机磷系化合物为主,但是卤素类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已被欧盟全面禁用。磷系阻燃剂因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低烟、低毒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棉织物而言,应用较为成熟的磷系阻燃整理仍以瑞士Ciba-Geigy公司的Pyrovatex CP(N-羟甲基-3-二甲氧磷酰基丙酰胺)工艺和英国AlbrightWilson公司的Proban整理为主。Pyrovatex CP整理的阻燃棉织物耐洗性好、手感柔软,但织物的强力损失高、耐磨性差、加工和服用过程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高。
Proban整理是棉织物常用的阻燃整理方法,以四羟甲基氯化磷和酰胺的低分子预缩体为阻燃整理剂,将织物在阻燃整理剂中进行浸轧,让磷系化合物渗入到棉纤维的非晶区和间隙中,然后通过氨熏时氨气与预缩体中的羟甲基交联,在纤维内部形成阻燃聚合体,并建立磷氮协效的阻燃协同效应;后经氧化以使纤维内阻燃剂中的三价磷转变为五价磷,使阻燃剂在纤维中的固定化得到进一步的稳定。经过Proban整理的棉织物,在遇到高温火焰时,含磷阻燃剂首先分解成不易挥发的磷酸或多磷酸酐,与纤维素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从而使纤维碳化,并且由于氨熏过程中产生了磷氮协同效应,而磷氮键性能高于磷氧键,使磷化合物与羟基反应性增强,所以产生了高效的耐久阻燃性能。经过Proban整理的纯棉阻燃面料,阻燃效果优异,手感柔软,低毒环保,对人体安全可靠,强力损失小,耐用性强,基本上保持原有织物的舒适性和耐用性等,并且产品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世界多个国家的标准,适合于做各类防护服、床上用品、装饰用品以及儿童阻燃睡衣等,但是该工艺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并且生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氨气,所得到的织物甲醛含量略高。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功能性要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穿着体验方面,因此,赋予棉织物更多的功能性,如防静电、吸湿速干、防蚊虫等功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上述背景技术的陈述仅是为了方便对发明技术方案(使用的技术手段、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等方面)的深入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既具有阻燃功能又具有吸湿速干特性的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相对减少了氨气的释放量和甲醛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护神特种织物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护神特种织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