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922.2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民;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推缸 伸缩槽 升降柱 主柱体 预警系统 空气检测单元 数据处理模块 图像采集器 锚地 移动安装 应急处理 预警装置 集成度 安装槽 集成柱 污染源 环境监控设备 技术方案要点 监测机构 伸缩杆端 耦接 伸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涉及环境监控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预警系统的集成度较低,移动安装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若干个空气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集成柱,所述集成柱包括锚地柱、设置于锚地柱上的主柱体以及升降柱,所述主柱体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电推缸,所述电推缸耦接于监测机构,所述升降柱一端固定于电推缸的伸缩杆端,另一端伸出伸缩槽,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于升降柱,所述主柱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空气检测单元和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安装槽内。本发明的具有较高的集成度,移动安装方便,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恶臭、刺鼻香味及其他废气等空气异味较其他大气污染,是以造成人的心理影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环境污染。空气异味中的典型特征污染物持续高浓度暴露情况下,会对空气异味发生源附近的工作人群、周围敏感区的人群健康有直接危害影响。
公开号为CN20466759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特征污染物和电子鼻双模式空气异味监测预警系统,其中空气异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污染物质浓度监测模块和异味监测模块,污染物质浓度监测模块被设置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异味监测模块被设置用于监测空气异味;污染物质浓度监测模块包括用于监测TVOC浓度的TVOC传感器、用于监测H2S浓度的H2S传感器、和用于监测NH3浓度的NH3传感器;异味监测模块包括电子鼻气味分析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用于监控并对恶臭污染源区、边界区及周围敏感区域预警,但是整体集成度相对较低,各机构分散,使用过程需要分别准备容器、安装架设结构等,不便工作人员对其移动安装,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移动安装方便,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监测机构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若干个空气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集成柱,所述集成柱包括锚地柱、设置于锚地柱上的主柱体以及滑移连接于主柱体的升降柱,所述锚地柱一端呈尖端朝外的锥体结构,且其背离锥体的一端的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主柱体的一端固定有插接于连接孔的柱头,另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伸缩方向平行于主柱体的电推缸,所述电推缸耦接于监测机构,所述升降柱一端固定于电推缸的伸缩杆端,另一端伸出伸缩槽,所述图像采集器固定于升降柱远离电推缸的一端,所述主柱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至少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空气检测单元和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安装槽内,且空气检测单元输入端穿出主柱体的侧壁,所述电源机构固定于主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预警装置集成安装在集成柱上,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拿住安装柱对本本发明整体做移动、安装,从而使用相对方便;因为集成柱的锚地柱呈尖端朝外的结构,所以集成柱可以通过插设于土层的方式完成固定,从而安装相对方便;又因为集成柱的升降柱可在电推缸的作用下移动调节集成柱的有效高度,而图像采集器安装于升降柱的端部,所以集成柱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图像采集器的安装需求,从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且因为电推缸受监测机构控制,所以在监测过程中图像采集器的实际高度,或者说有效观察范围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调节,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地柱柱状端外壁套设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外环铰接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的转动面垂直于限制环的环面,所述锚地柱呈锥体的一端于外壁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在限制环套设锚地柱后展开支脚辅助支撑集成柱,另一方面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锚地柱抵接于土层,再将限制环对其套设,接着展开支脚抵接土层,然后再以限制环做引导将锚地柱插入土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研究刺梨的果香香韵中酯类物质香气相互作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