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922.2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民;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推缸 伸缩槽 升降柱 主柱体 预警系统 空气检测单元 数据处理模块 图像采集器 锚地 移动安装 应急处理 预警装置 集成度 安装槽 集成柱 污染源 环境监控设备 技术方案要点 监测机构 伸缩杆端 耦接 伸出 | ||
1.一种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监测机构(2)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机构(3),所述监测机构(2)包括若干个空气检测单元(21)、图像采集器(22)以及数据处理模块(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柱(1),所述集成柱(1)包括锚地柱(11)、设置于锚地柱(11)上的主柱体(12)以及滑移连接于主柱体(12)的升降柱(13),所述锚地柱(11)一端呈尖端朝外的锥体结构,且其背离锥体的一端的开设有连接孔(111),所述主柱体(12)的一端固定有插接于连接孔(111)的柱头(121),另一端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伸缩槽(122),所述伸缩槽(122)内设置有伸缩方向平行于主柱体(12)的电推缸(4),所述电推缸(4)耦接于监测机构(2),所述升降柱(13)一端固定于电推缸(4)的伸缩杆端,另一端伸出伸缩槽(122),所述图像采集器(22)固定于升降柱(13)远离电推缸(4)的一端,所述主柱体(12)开设有安装槽(123),所述安装槽(123)至少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空气检测单元(21)和数据处理模块(23)设置于安装槽(123)内,且空气检测单元(21)输入端穿出主柱体(12)的侧壁,所述电源机构(3)固定于主柱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地柱(11)柱状端外壁套设有限制环(6),所述限制环(6)的外环铰接有多个支脚(61),所述支脚(61)的转动面垂直于限制环(6)的环面,所述锚地柱(11)呈锥体的一端于外壁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3)的开口处盖合连接有适配的盖板(124),所述盖板(124)上连接用于警示用户的盖板(124)未闭合的警示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7)包括盖板启闭判断电路(71)以及耦接于盖板启闭判断电路(71)的警示灯(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启闭判断电路(71)包括,
光敏电阻R2;
电阻R1,其一端耦接电源Vcc,另一端耦接光敏电阻R2后接地;
NPN型三极管Q1,其集电极耦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电源Vcc;其基极耦接于电阻R1和光敏电阻R2的连接点;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耦接有电容C1;
PNP型三极管Q2,其发射极耦接于电源Vcc;其基极耦接于电阻R3和NPN型三极管Q1的连接点;其集电极耦接有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警示灯(72)串联于电阻R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3)内固定有安装导轨(51),所述安装导轨(51)上呈可拆卸连接有呈C状,且具有弹性的安装板(52),所述安装导轨(51)卡合于C状的安装板(52)的开口内,所述空气检测单元(21)固定于安装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构(3)包括太阳能板(31)以及蓄电池(32),所述蓄电池(32)设置于安装槽(123)内,所述太阳能板(31)连接于主柱体(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体(12)外环绕壁开设有环槽(81),所述环槽(81)内套设有安装环(8),所述太阳能板(31)固定于安装环(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染源应急处理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8)的内环设置有弹性的齿条(82),所述环槽(81)内开设有啮合齿条(82)的副齿条(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9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研究刺梨的果香香韵中酯类物质香气相互作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