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背景认知的区域自适应海目标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7737.3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匡华星;张玉涛;陆翔;王奇;丁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04 | 分类号: | G01S13/04;G01S7/02;G01S7/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背景 认知 区域 自适应 目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背景认知的区域自适应海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雷达原始回波视频数据进行数据重排整理,将雷达原始回波视频数据转为固定的距离维数和方位维数;
步骤2:背景认知分类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帧间滑窗统计判决,输出海杂波区,地杂波区和噪声区;
步骤2.1:将当前周期数据保存至海杂波缓存矩阵;
步骤2.2:当缓存周期数小于判决所需周期数时,接收下一周期雷达原始视频数据,转步骤1;当缓存周期数大于等于判决所需周期数时,转步骤2.3;
步骤2.3:分别对视频缓存矩阵在帧间求均值和方差,得到视频均值矩阵和视频方差矩阵;视频均值矩阵大于门限1且视频方差矩阵小于门限2的元素,记为地杂波参考矩阵;视频均值矩阵大于门限3且视频方差矩阵大于门限4的元素,记为海杂波参考矩阵;
步骤2.4:分别对地杂波参考矩阵和海杂波参考矩阵进行连通域检测,得到海杂波区域矩阵和地杂波区域矩阵;
步骤2.5:由海杂波区域矩阵和地杂波区域矩阵反推得到噪声区域矩阵;
步骤2.6:视频缓存矩阵前移一位,步骤3;
步骤3:区域自适应目标检测处理:对所述的海杂波区采取杂波图和恒虚警组合检测的方法,对所述的噪声区采取低门限CFAR的方法,对所述的地杂波区则直接屏蔽处理;
步骤4:综合输出:将不同区域的检测结果相加,得到最终检测结果;然后,接收下一周期雷达原始视频数据,转步骤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景认知的区域自适应海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的连通域检测处理采取基于种子法的连通域检测方法,包含:
步骤2.4.1:初始化:扫描矩阵B,直到当前元素B(x,y)=0,进行如下处理:
①将B(x,y)作为种子,即元素位置,并赋予其一个label,然后将该种子相邻的所有元素都压入栈中;
②弹出栈顶元素,赋予其相同的label,然后再将与该栈顶元素相邻的所有前元素都压入栈中;
③重复步骤②,直到栈为空;此时,便找到了矩阵B中的一个连通区域,该区域中的元素值被标记为label;
步骤2.4.2:遍历矩阵;重复步骤2.4.1,直到扫描结束;扫描结束后,就可以得到矩阵B中所有的连通区域;
步骤2.4.3:连通域判定;在得到所有连通区域后,对面积小于指定值的连通域做删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景认知的区域自适应海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区域自适应目标检测处理包含如下处理:
步骤3.1:将属于地杂波区的视频数据置0,屏蔽地杂波;
步骤3.2:对屏蔽地杂波后的视频数据做低门限CFAR检测,根据噪声区域矩阵保留噪声区域的检测结果,即为噪声区检测结果;
步骤3.3:对屏蔽地杂波后的视频数据先进行杂波图积累,然后对积累得到的杂波图进行CFAR检测,然后根据海杂波区域矩阵保留海杂波区域的检测结果,即为海杂波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东南大学,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7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