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4870.3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会;秦阳帆;李勇;畅晨光;武俊强;白清兰;冯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P5/26;G01N21/45;G01J3/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仪组件 光学元件 长波 多普勒 堆栈 支撑结构 干涉仪 热应力 分体式设计 温度适应性 弹性压紧 独立组件 光学位置 微调结构 自由变形 低热 微应力 右支架 左支架 减小 轴向 装调 装配 变形 | ||
1.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涉仪左支架(7)、干涉仪右支架(16)、左扩视场棱镜间隔(8)、右扩视场棱镜间隔(15)、左光栅间隔(9)、右光栅间隔(14)、左光栅基板(10)、右光栅基板(13)、左压盖(11)以及右压盖(12);
所述干涉仪右支架(16)包括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一安装板(20)上开设有第一方形通孔,第二安装板(21)上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干涉仪左支架(7)包括第三安装板(22)与第四安装板(23);所述第三安装板(22)上开设有第二方形通孔,第四安装板(23)上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右扩视场棱镜间隔(15)、右光栅间隔(14)、右光栅基板(13)以及右压盖(12)由内向外依次沿第一方形通孔轴向排布于第一方形通孔内,定义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位置为内,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位置为外;右扩视场棱镜间隔(15)与右光栅间隔(14)的外周面均与第一方形通孔孔壁紧贴;右扩视场棱镜间隔(15)与右光栅间隔(14)之间用于放置右扩视场棱镜;右光栅间隔(14)与右光栅基板(13)之间用于放置右光栅;
所述左扩视场棱镜间隔(8)、左光栅间隔(9)、左光栅基板(10)以及左压盖(11)由内向外依次沿第二方形通孔轴向排布于第二方形通孔内,定义靠近第四安装板的位置为内,远离第四安装板的位置为外;左扩视场棱镜间隔(8)与左光栅间隔(9)的外周面均与第二方形通孔孔壁紧贴;左扩视场棱镜间隔(8)与左光栅间隔(9)之间用于放置左扩视场棱镜;左光栅间隔(9)与左光栅基板(10)之间用于放置左光栅;
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4),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4)及分束板(3);或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4)及分束板(3),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用于安装分束板(3);
所述右压盖(12)上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安装弹簧柱塞,弹簧柱塞轴向顶紧右光栅基板(13);所述左压盖上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安装弹簧柱塞,弹簧柱塞轴向顶紧左光栅基板(10);
所述干涉仪右支架(16)与干涉仪左支架(7)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20)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方形通孔相通的通孔,用于安装径向压紧固定右扩视场棱镜(5)的弹簧柱塞;
第三安装板(22)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方形通孔相通的通孔,用于安装径向压紧固定左扩视场棱镜(5)的弹簧柱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块(18)与第二安装块(19);所述第一安装块(18)沿第一圆形通孔的周向固定在第一安装板(20)上;第一安装块(18)上开有安装弹簧柱塞的通孔;当补偿板(4)以弹簧柱塞端面为基准面,安装于第一圆形通孔内时,弹簧柱塞顶紧补偿板(4);
所述第二安装块(19)沿第二圆形通孔的周向固定在第三安装板(21)上;第二安装块(19)上开有安装弹簧柱塞的通孔;当分束板(3)安装于第二圆形通孔内时,弹簧柱塞顶紧分束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扩视场棱镜间隔(15)及左扩视场棱镜间隔(8)均为方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光栅间隔(14)与左光栅间隔(9)均包括间隔板(141),沿间隔板(141)中心开设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的孔径小于左右光栅的尺寸;沿间隔板(141)的两条对边处分别设置支撑条(142),当安装扩视场棱镜时,所述支撑条(142)端部与扩视场棱镜接触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8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