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4793.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文;刘文娟;杨嵩;郭中旭;付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35/04;B01D53/86;B01D53/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汞催化剂 蜂窝状 制备 浸渍液 浸渍 催化氧化性能 干燥过程 溶胶凝胶 分散性 炉烟气 有机胺 泛霜 水合 盐析 煅烧 催化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水合锰溶胶,然后以此为浸渍液,等体积浸渍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单体(载体),再加有机胺将分散于载体中的锰溶胶凝胶化,最后干燥煅烧,即可得到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单体。与常见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克服了浸渍液在干燥过程中的“盐析、泛霜”现象,显著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分散性,以致所得脱汞催化剂单体具有优异的汞催化氧化性能(高达98%),在工业锅(窑)炉烟气脱汞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工业锅(窑)炉烟气脱汞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地区和行业都颁布了相应的锅(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对汞的排放值提出了约束性指标(50ug/m3/GB13271-2014,8ug/m3/DB50/659-2016,8ug/m3/DB31/860-2014)。因此,研究适合工业锅(窑)炉的烟气脱汞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SCR法脱汞是利用SCR催化剂将烟气中难除去的元素汞(Hg0)催化氧化为易捕集的离子汞(Hg2+),再利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除去离子汞,从而实现烟气脱汞。与已在大型燃煤电站获得工程应用的活性炭喷射法相比,该法脱汞成本低、工艺简单、更适合在工业锅(窑)上应用。目前,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SCR脱汞催化剂,考虑到工业锅(窑)炉烟温低,以氧化锰为活性组分的低温脱汞催化剂尤为引人关注。但该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仅限于溶胶凝胶法(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7,53:141-150.Fuel ProcessingTechnology,2017,166:282-290.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48:618-629.)和前驱体浸渍法(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8,176:124-130.Journal of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2015,24:315-321.),溶胶凝胶法需要消耗大量有机溶剂且制备的催化剂为粉末,而前驱体浸渍法在干燥过程中,前驱体(主要为硝酸锰和醋酸锰的水溶液)易随水分蒸发而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即产生“盐析”“泛霜”现象,导致活性组分在催化剂中分散不均匀,影响催化剂的使用性能。因此,上述方法均不适合制备工业上常用的蜂窝状SCR催化剂单体,极大限制了锰类脱汞催化剂在工程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合锰溶胶的制备;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锰溶液中,至pH为8时将所得沉淀物离心、洗涤,然后将所得沉淀分散于水中,得到分散液,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同时加水调节pH值后进行溶胶1~3小时,得到水合锰溶胶;
(2)载体的浸渍与凝胶;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新鲜的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作为载体,加入到水合锰溶胶中,在30~40kHZ超声波作用下浸渍24~36小时,向浸渍后的载体中喷洒凝胶剂,在40~50℃放置1~2小时,得到凝胶后的载体;
(3)凝胶后载体的干燥与煅烧;
将凝胶后的载体干燥后煅烧,得到蜂窝状锰类脱汞催化剂。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2mol/L。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氯化锰溶液的浓度为0.2~0.8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4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