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锁低功耗电路及低功耗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9139.1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王义;陈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器 指纹锁 电池供电系统 指纹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低功耗电路 低功耗 供电 供电控制 静态功耗 输入信息 均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锁低功耗电路,包括指纹锁本体,以及设置在指纹锁本体上的MCU芯片、指纹模块、电池供电系统和电机驱动模块,指纹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MCU芯片连接,MCU芯片接收指纹模块的输入信息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一稳压器LDO1对指纹模块供电,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二稳压器LDO2对电机驱动模块供电,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四稳压器LDO4对MCU芯片供电,所述第一稳压器LDO1、第二稳压器LDO2和第四稳压器LDO4均和MCU芯片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指纹锁低功耗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稳压器分别对各模块进行供电控制,解决了指纹锁静态功耗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指纹锁低功耗电路及低功耗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锁行业的迅猛发展,智能指纹锁也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开锁主要是由指纹模块和/或密码验证模块和/或RRID模块和MCU芯片等组成,通过输入指纹、刷卡电子或输入模块等命令,带动内部电机转动,挂上档,带动机械部分完成一次开锁。如专利《CN201720840266.6一种4G通信智能锁》,智能锁指纹模块用于采集指纹信息,主控芯片用于接收图像信息、指纹信息和环境信息,并对所述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控制智能锁本体的打开和关闭。
当MCU芯片进入低功耗模式时,参与供电模块所耗电流的总和,即为指纹锁整机静态功耗,也叫待机功耗。该待机功耗的大小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指纹锁静态功耗都是按照行业标准制作的,但是由于指纹锁功能的不断丰富,更多功能模块的加入使得指纹锁的实际静态功耗高于行业标准,当包含多个模块时,指纹锁的供电模式通常是直接通过供电系统对RFID模块、指纹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语音模块和屏幕显示模块等供电。高静态功耗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这将导致体验性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锁低功耗电路及低功耗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指纹锁静态功耗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纹锁低功耗电路,包括指纹锁本体,以及设置在指纹锁本体上的MCU芯片、指纹模块、电池供电系统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指纹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均与MCU芯片连接,所述MCU芯片接收指纹模块的输入信息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指纹锁本体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一稳压器LDO1对指纹模块供电,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二稳压器LDO2对电机驱动模块供电,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四稳压器LDO4对MCU芯片供电,所述第一稳压器LDO1、第二稳压器LDO2和第四稳压器LDO4均和MCU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指纹锁本体上的屏幕显示模块,所述屏幕显示模块与MCU芯片连接,所述屏幕显示模块用于输出MCU芯片处理的信息和图像,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四稳压器LDO4与第一开关管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电压输出端与屏幕显示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MCU芯片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指纹锁本体上的RFID模块,所述RFID模块与MCU芯片连接,所述MCU芯片接收RFID模块的输入信息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指纹锁本体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四稳压器LDO4与第二开关管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电压输出端与RFID模块连接,所述MCU芯片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指纹锁本体上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MCU芯片连接,所述语音模块用于输出MCU芯片处理的语音信息,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三稳压器LDO3对语音模块供电,第三稳压器LDO3和MCU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供电系统是由四个1.5V干电池串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供电系统通过第四稳压器LDO4后输出电压为3.3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