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8539.2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江;姜屏;徐海波;许开通;李娜;钱财富;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08;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沈佳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刀 脱模 脱模机构 电动旋转 并联式 固定筒 动力机构控制 一次性脱模 动力机构 上下升降 试样分离 试样脱模 土工测试 土木工程 脱模设备 扰动性 同一性 阻碍 室内 学科 | ||
1.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环刀试样。在环刀内壁涂抹润滑剂,利用锤击法将准备好的土样在环刀内分层击实,最终制成标准环刀试样;
(2)在脱模机构的下方设置脱模台,脱模台只能阻碍环刀试样内部的试样而不会阻碍外圈的环刀;
(3)将环刀试样安放到脱模机构的环刀固定筒中固定;
(4)将脱模机构中的升降旋轴连接筒和动力机构的升降旋轴连接;
(5)脱模,通过动力机构控制脱模机构下降,在脱模台的作用下使环刀和试样完全分离;松开脱模机构对环刀的固定,使脱模机构回升;
(6)在脱模台上的试样上依次安放滤纸、滤石,然后将脱模台与试样一同从脱模台卡槽中移出;
(7)将直剪仪下盒对准脱模台,使滤石和试样填满直剪仪下盒的试样卡槽。垂直翻转脱模台和直剪仪下盒后,移开脱模台,从而完成初步装样。重复上述步骤(6)(7),将剩余的3个试样装入直剪仪盒;
(8)整理仪器,完成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升降旋轴连接筒、环刀固定筒。升降旋轴连接筒设置在环刀固定筒上,升降旋轴连接筒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控制脱模机构上下升降。环刀固定筒用于固定环刀试样,脱模台设置在环刀固定筒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升降旋轴。升降旋轴由电机室控制升降,升降旋轴与升降旋轴连接筒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脱模的过程具体为:
(5.1)旋降升降旋轴,启动动力机构的电源开关,按动动力机构的升降开关下键,升降旋轴带动脱膜机构一起向下旋降;
(5.2)分离环刀与试样,在旋降过程中,当脱模机构中环刀试样接触脱模台的脱模圆筒表面时,脱模台对试样的阻碍使得试样不能继续向下移动,环刀仍可以随升降旋轴继续旋降,环刀和试样开始分离,环刀和试样达到完全分离后,关闭电源开关;
(5.3)上升升降旋轴,拧松紧固螺栓,将环刀沿着支撑底座外壁向下,使其安放在底板上,启动电源开关,按动升降开关上键,升降旋轴带动脱模机构向上上升至距脱模圆筒表面距离大于50mm,关闭电源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轴是空心薄壁圆环,从上到下贯穿通过电机室,升降旋轴外部设置有升降旋转螺纹,升降旋转螺纹与电机室内的旋转空心圆筒吻合连接,电机室驱动旋转空心圆筒使升降旋轴上下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刀和试样分离后,将直剪仪下盒倒置在试样上,使试样填满直剪仪下盒的试样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剪仪下盒主体为剪切盒,所述试样卡槽位于剪切盒上表面中心处,试样卡槽四周开设有销钉孔,试样卡槽中设置有滤石、滤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台设置在支撑机构上,支撑机构底部为底板,底板上表面固接有4个大小相同的支撑底座,底板两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底座上表面中心处设有脱模台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台由脱模圆筒和脱模台定位柱组成,所述脱模台定位柱位于脱模圆筒下部,脱模台定位柱与脱模台卡槽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刀脱模的并联式电动旋转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刀固定筒包括外箍圆环,外箍圆环上开设有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两侧设置有紧固螺栓孔,紧固螺栓孔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调节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85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加压转膜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